地名由来: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武胜场(武德场)升为长泰县,取长久安泰之意;另说以原武德、武胜、武安场的含义,取“歌颂祟武常胜,德政安泰”雅化得名;有据《读史方舆纪要》:因县有长泰溪得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长泰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6月,长泰区入选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长泰区人口数量为22.82万人,位列漳州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082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长泰区上榜。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长泰区上榜。
2021年2月,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名单出炉,长泰区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长泰区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长泰区位于漳州市东北部,是全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912平方公里,区属9个乡镇(场、区、办事处),包含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生态旅游区。管辖面积约912平方公里。漳州市长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22.8万人。近年来,长泰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长泰人民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紧扣“现代化滨海城市之翼”建设目标,聚焦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城乡融合、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等荣誉称号。主要有“四个好”:
人文好,是“千年古县、状元故里”。长泰建县于公元955年,撤县设区于2021年4月,是漳州仅有三个建县千年的县份之一,素有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文底蕴深厚,历代英才辈出,先后有进士71人、举人292人、贡生396人,明代出现了漳州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震,清代出现了农民起义军领袖“中兴王”朱一贵。区内存有千年古刹天竺岩、戚继光抗倭遗址等文物古迹400多处,逐步形成“崇文尚义、守正创新、开发包容、务实奋进”的长泰人文精神。长泰区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向好,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县城”,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省级平安先进县。
区位好,是“厦漳近郊、闽南宝地”。长泰地处厦漳泉中心结合部,东距厦门45公里,北望泉州130公里,处于厦漳“半小时经济圈”。厦蓉、福广、沈海复线等3条高速公路过境并设立4个落地互通,国省干线联十一线先导段、纵四线建成通车,全区所有乡镇10分钟内均可上高速,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自然村水泥路全覆盖,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生态好,是“生态强县、旅游新城”。长泰是福建省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的县份,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森林覆盖率67.2%,植物种类1000多种,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以上。长泰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精心策划“春赏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温泉”等特色项目,整合推出田园风光、特色乡村、温泉度假、文化创意等精品路线,做大做优“三山一庙一漂流”(天柱山欢乐大世界、十里蓝山国家4A级景区、半月山、长泰文庙、长泰漂流)等景区景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入选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成为厦漳泉、潮汕深广等地区游客旅游目的地。
发展好,是“投资热土、兴业之城”。长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以“七比一看”为抓手,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初步形成“一区二基地三产业四园区”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3大主导产业,立达信、宏发电声、松霖智能家居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人均专利持续9年全市第一,全区上下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和谐安定,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温馨城市。
历史沿革: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长泰建县,属清源军。
宋太平兴国五年,长泰县由泉州改隶属漳州。
此后迄清,沿属漳州管辖。
民国时,隶属有所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泰县隶属漳州行政督察区;1985年,地改市后,隶属漳州市。
2021年2月2日,经国务院、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撤销长泰县,设立漳州市长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