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设永安县,1984年设市,据明嘉靖《延平府志》:因沙、尤叛寇平,析两县地为县,取永久安定、永远安定之意;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县西南五十里有安沙,旧传聚沙成岸,水涨不崩,故曰安;或云出九龙至此始安也,故名。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发布,永安市入围。
2022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命名永安市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2021年11月,永安市荣获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2021年11月,赛迪顾问发布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永安市位列第36。
2021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永安市榜上有名。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永安市名列其中。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永安市人口数量为34.48万人,位列三明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566位。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因境内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区西,形似燕尾,故别名“燕城”,市标为“群燕腾飞”雕塑,市树为香樟,市花为含笑。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7年半之久,许多名噪当代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为当时东南抗战文化名城。1984年撤县设市,现辖4个街道、3个乡和8个建制镇,设34个社区居委会、228个行政村,总面积2931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常住总人口34.5万。
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资源集存量大,现有林地面积378.23万亩,森林面积364.22万亩,森林覆盖率82.85%;林木蓄积量2716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02.5万亩,农民人均拥有林地25亩,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和全国唯一的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矿产资源颇具特色,现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重晶石、水泥用灰岩、石墨、石英等资源储量在福建省、三明市占有较大的比重。水力资源潜力极大,境内水资源总量27.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7880立方米,为福建省人均占有量的2.56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24.11亿立方米。境内发现温泉出-4处,大多为低矿化淡水,水质优,易开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风景区桃源洞—鳞隐石林,桃源洞系国家水利风景区,其景点“一线天”全长120米,被誉为全国之最,鳞隐石林被誉为“东南奇秀”,有我国第二大石林之称;有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俗文化活化石的青水“大腔戏”,有享誉东南的吉山抗战文化遗址;有堪称清代建筑艺术瑰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槐南安贞堡等一系列古民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竹海;有变化莫测的普禅山风光、度假消暑的天然胜景九龙湖,还有明代古迹贡川驸马城等,着力打造海峡西岸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2、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福建省汽车工业发源地、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所在地,闽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能源、建材工业基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拥有汽车及机械加工、纺织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导产业和林竹、化工、建材三大传统产业。建成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竹材人造板生产基地和木材板种最齐全的人造板生产中心;荣获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维纶高强高模纤维、水溶性纤维等纺织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境内有永安林业、福建水泥2家上市公司,拥有“永林蓝豹”、“飞捷”、“家丰及图”、“宝华林”、“天清及图”、“和其昌及图”6件中国驰名商标。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3、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建成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鹰厦铁路、泉三、永武、永宁、漳永高速公路、205、356国道、219省道贯穿境内;境内铁路总长129.5公里,铁路干线东到福州,西通龙岩、深圳,南达厦门,北上江西、浙江和上海等省市;毗邻连城冠豸山机场、沙县机场;南三龙铁路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加快建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5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0公里、国道160公里、省道84公里。
4、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致力打造怡居宜业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区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29.7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72.01%。全年投入1.2亿元实施13个城市建设和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1年城市道路总长度204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37公顷。
5、各项建设取得较好成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4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93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53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4元、增长9%,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并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历史沿革:
明景泰三年(1452)建县。
永安建县前归属沙县、尤溪。
建县后至清朝,均隶属延平府。
1912年福建省废府设4道,永安县属北路道;1914年改称建安道。
1925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政制,永安由省政府直辖。
1933年,永安属延建省。
1934年7月福建省开始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永安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长汀。
1935年7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南平。
1946年9月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龙岩。
1946年1月,省政府在永安设第九行政督察区,永安县属该区。
1947年4月改称第六行政督察区,仍辖永安县。
1950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省人民政府在永安设第七行政专员公署,永安县属该公署。
1956年6月撤销该署,永安县划属龙岩专员公署。
1960年5月成立省辖三明市,永安县划归三明市(1963年4月改称三明专员公署,1970年改称三明地区,1983年7月再改为省辖三明市)。
1984年9月永安撤县设市(县级),仍归三明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