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唐武德六年(623)析闽县地复置温麻县,同年改现名;以“城域大江前横,盈盈如束”而得名;据明《寰宇通志》:连江在县治南,东流入海,县名连江以此。
2022年8月,连江县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42位。
2022年5月,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发布,连江县位列第57。
2022年3月,2022年中国百强县发布,连江县位列第100名。
2021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连江县榜上有名。
2021年8月,连江县上榜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位列第53。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连江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06月,连江县被纳入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连江县人口数量为63.9万人,位列福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2位。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口,北接闽浙通道,雅称“闽都金凤”。全县总面积428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80个村居,总人口约67万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7.18亿元,比增8.3%;一产增加值完成175.23亿元,比增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增9.3%;三产增加值完成256.67亿元,比增10%;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4.69亿元,比增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59.7亿元,比增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5亿元,比增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2.35亿元,比增9.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18亿元,比增4.82%;出口总额完成65.83亿元,比增22%。2013-2015年、2018年、2020年、2021年六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2012-2017年连续六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GDP百强县,连续三届“省级文明县城”。
交通区位优势。地处福州半小时经济圈,104国道、沈海高速、温福铁路、福州市绕城高速贯穿县境,县城距福州仅50公里,至福州仅30分钟车程,至长乐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贵安至福州五四北路仅20公里,仅需15分钟车程。北二通道明年上半年通车后,还将进一步境内现有连江、丹阳、贵安、琯头、琯头东、浦口、马鼻和飞石等8个高速互通口,沈海高速复线连江段全面建成后,高速互通口将达9个。
海洋港口优势。境内海岸线长238公里,有三湾(罗源湾、定海湾、黄岐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是全国县级水产第二大县、全省水产第一大县和“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可门港港区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35个,目前已建成6个5-30万吨级码头,另有10个码头正在加快推进。港区拥有大官坂垦区4万亩土地和马鼻、透堡、官坂等乡镇约100平方公里土地,大官坂垦区获批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展区域,是福州市大型临港产业招商引资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点区域。
生态温泉优势。境内有山、江、海、岛、温泉等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森林植被,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生态县。潘渡乡贵安村和敖江镇岱云村温泉日合理开采量分别达1万立方米和3000立方米,是“中国温泉之乡”和“全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贵安温泉旅游区的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溪山休闲旅游度假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
侨台资源优势。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2万人,是福州市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相邻的马祖列岛与黄岐最近处仅距8公里,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已开通,两岸旅游合作、小额贸易、民间往来密切。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地产、文化娱乐、水产加工、物流运输业等从业人员达13万。
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属扬州区域,夏至周代为“七闽”地。
战国时期属闽越国辖地。
秦属闽中郡。
汉代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管辖。
三国时期为温麻船屯,属建安郡侯官县。
晋泰始年间设温麻镇,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首次置县,称温麻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县治在城东伏沙(今敖江镇白沙村),隶属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
建县时,境域广阔,从闽江口沿海一直到福鼎。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大量裁减郡县,温麻县并入闽县(今福州)。
但只过了16年,在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又从闽县析出,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
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至清朝末期大都隶属福州(府)。
重建连江县初期,境域与晋温麻县相同。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析出东北4个乡置长溪县(相当于今宁德市地域,县治在今霞浦)。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又析县北1个乡置罗源场。
此后,境域基本稳定。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县治从伏沙迁至今址,因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又名凤城。
唐代设宁善、永福、太平、名闻、五贤5个乡,辖20个里。
宋代增加2个乡,共7个乡,辖24个里。
元设5个乡(辖21个里)、4个都。
明清时期沿袭旧制,只个别调整。
民国时期先后属东路道和第一行政督察区,其中三度为福建省直辖县。
1949年后,曾有3度(计18年)属闽侯专区,2度(计16年)属福安(宁德)专区(地区),1983年7月1日第二次归属福州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