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镇基本资料

嵩口镇介绍

地名由来:嵩口地处高山则安之麓,在两溪汇合口。即原名“嵩阳”,后称嵩口,含地处高山则安之麓,坐落大樟溪、长庆溪汇合口之意。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嵩口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嵩口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0年4月,嵩口镇被确定为2019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

2016年12月,嵩口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6年10月,嵩口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5年7月,嵩口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14年7月,嵩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嵩口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8年10月,嵩口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永泰县西南部,地处永泰、仙游、德化、尤溪、闽清五县的结合部,距县城56公里,203、103的省道贯穿境内,是永泰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总面积2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2.43公顷,林地面积2.18万公顷;果树面积2.8万公顷,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26万。

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财政收入86.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08元。该镇是全县李果生产地,现有李果面积2万公顷,总产量达9000吨,西甜瓜120公顷,年产量3600吨。柑桔、青梅、橄榄、香蕉、甘蔗、柿子等水果生产也逐步得到发展。2004年,完成镇区水泥路的拓宽改造1650米,完成大喜至白弯、村洋至月洲、溪湖至芦洋12公里水泥路面铺设,建成150米长的玉湖大桥、二中多功能试验楼和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

大喜村

大喜村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东南部,福州市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的深山腹地,距离嵩口镇区约12公里。全村面积21.12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600多人口大喜村是林业大村,曾有“远学美岭、近学大喜

紫山堂

紫山堂位于玉湖村66号,又名恭恩厝,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建筑历时二十年。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另设六个小厅,采光效果好,建筑布局讲究对称,厅头四扇木屏风等木雕精美,工艺精湛,具有

宁远庄

宁远庄清乾隆年间张谦费时五年修建的寨堡式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10平方米。围墙墙基用花岗岩砌筑,上部的夯土墙上分布有-眼和内宽外窄的观察窗,内墙设有隐通廊。大门为石框

垅口祖厝

垅口祖厝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

下车碓厝

下车碓厝位于永泰县嵩口镇月阙村,年代为清。简介:由敦仁堂、静远堂前后两座建筑组成,通面阔约55.3米、通进深约59.15米,总占地面积约2315平方米。敦仁堂建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

下坂厝

下坂厝位于永泰县下坂村下坂20号,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坐西朝东,前临东坡溪,规模宏大,四周围墙围合,中轴线上由前及后依次有前坪、前厅、中天井及厢房、大

历史沿革:

宋朝时期隶属和平乡英达里;元朝时期分属29都、33都、34都;元至正年间设漈门巡检署;明、清时期分属中和乡感应里和和平乡英达里、保德里,设漈门巡检司。

民国初期属南区,1938年改为嵩口镇。

建国初期属三区,1955年设嵩口区,辖1镇16个乡;1958年改为嵩口公社;嵩口管理区,1961年析建嵩口人民公社;1984年复设嵩口镇。

嵩口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