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樟镇基本资料

白樟镇介绍

地名由来:该村原名白云渡,民国时称白台乡。解放后,以白南、樟山两村各取一字,称为白樟。

闽清县辖镇。1958年置红旗公社,后更名白樟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80.8平方公里,人口1.7万。省道古嵩、福宁线穿过境内。梅溪流贯全境。辖白南、半山、樟山、溪南、云渡、下炉、白云、前庄、小园、横坑、白洋、池埔、园头13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白樟建陶厂。农业主产水稻、红薯、大豆。著名的白云寺座落于白云山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代白樟地区隶属奉政乡宣政里;小园、横坑、沃柄属金沙里;云渡、下炉、白云属贺恩里。

代县境划分24个都,原白樟地区的小园头、横坑、沃柄属十四都;樟山、半山、白南、溪南、白洋、池埔、园头、前庄属十六都;云渡、下炉、白云属下七都。

明代白樟主要地区属奉政乡宣政里和丰坊、十六都、十七都同属统一个图。

清代樟边林、池埔、园头、溪前等15个村庄属和丰坊;横坑、小园头等村属绥来乡。

民国初属第一区第一团所辖的十六都,部分属四区六团。

1940年,白樟地区当时分属于白台乡、渡洋乡、金沙乡、半岭乡。

1948年,白樟地区的白南、樟山、溪南、园前4个保属白台乡;云渡、鹤炉、云寺3个保属半岭乡;小园、横沃2个保属金沙乡。

解放后,初期属县第一区管辖。

1950年建乡时,设白樟、白洋等4个乡属第一区。

1957年撤区并乡,只设云龙、白樟两乡直属县管辖。

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除辖樟山、半山等19个大队外,含金沙公社的15个大队,白中公社的10个大队,计44个大队。

1959年分设白樟、金沙、白中3个公社,白樟公社辖樟山、台鼎、竹柄等26个大队。

1961年5月,云龙从白樟公社分出,成立云龙公社。

1964年12月,云龙公社又重新合并入白樟公社。

调整大队规模,白樟公社辖樟山等22个大队。

1984年7月改称白樟乡人民政府,仍辖樟山等22个村委会。

1987年8月,台鼎、后垅等9个村划设云龙乡。

白樟乡只辖樟山,半山等13个村委会。

1993年,白樟乡改为建镇制,这一体制保持至今。

白樟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