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锋区基本资料

铁锋区介绍

地名由来:原名东区,意为铁路之东,1961年8月铁锋公社、火车头公社、和平公社合并为铁锋区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铁锋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铁锋区人口数量为27.14万人,位列齐齐哈尔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3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892位。

2021年5月,铁锋区上榜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榜第88名。

2018年8月,铁锋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8年2月,铁锋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铁锋区是齐齐哈尔市3个中心城区之一,幅员面积742.7平方公里,辖1镇7街,共有12个村、34个社区。

一、工业资源丰富。铁锋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制造集团---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以及国家重点军工企业---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装备制造基地等大中型企业。铁路职工及家属15万人(职工2.6万人)、中车齐车职工及家属4万人(职工0.8万人)、和平重工职工及家属4万人(职工0.3万人)。

二、有工有农,有城有乡。是齐齐哈尔市三个中心城区中唯一保留乡镇的区,农业人口2.79万人。城郊型农业特色明显,是城区肉、蛋、禽、蔬菜供应基地。

三、优质的生态环境。拥有耕地面积18.3万亩,湿地面积62.8万亩、草原面积29万亩、苇塘面积近30万亩、自然水面7万亩、林地面积3.6万亩。中国最大湿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境内,鸟类有丹顶鹤等6种世界珍禽,其它鸟类20余种,鱼类主要有鲢、鲤、鲫等80余种。野生动物有4大类200余种。盛产小叶樟、艾蒿、芍药、兰草、三棱草、黄花菜、芦苇等。全区有A级以上景区7处,其中4A级景区2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之汤温泉景区);3A级景区3处(万力皮革城、飞鹤观光牧场、查罕诺旅游度假区);2A级景区2处(琪鹤源丹顶鹤文化旅游艺术品中心、扎龙湖满族文化村)。依托优质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提出“农业围着旅游干、农村围着旅游变、农民围着旅游转”的总体思路,抢抓5A级景区创建契机,实施景区大门北移,将扎龙村、哈拉乌苏村纳入景区规划范围,活化存量资源、拓宽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业态,形成了生态观光游、特色采摘游等多种旅游方式,查罕诺村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4000余人,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文化特色鲜明。拥有红色文化、鹤文化、湿地文化、徐家三代人英雄文化、渔猎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工业文化、铁路文化、流人文化、关东文化等众多特色文化。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大乘寺,充满民族色彩的满族村,古朴典雅、未受污染的扎龙湖,色彩绚烂的“千亩花海”和波澜壮阔的“千顷生态观光稻田”等人文自然景观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历史沿革:

铁锋区原名铁东区,意为“铁路之东”,后改为铁锋区。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全市原伪满时期的11个区划为6个区,今铁锋区所辖区域的大部分为六区。

1954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原六区的全部和五区一部分区域,设立铁东区。

1958年1月撤销永定区,将其一部分区域划给铁东区。

同年12月,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将原6个区改建为10个公社。

1961年8月,将11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个区,其中将铁锋、火车头、和平3个公社合并为铁锋区。

1974年将边屯公社由郊区划归铁锋区管辖。

1978年将边屯公社所辖扎龙地区划出,增设扎龙公社。

名称沿用至今。

铁锋区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