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镇名源于境内卧牛吐屯名,由达斡尔语“鄂诺克图”音译而来。"鄂诺克图”为达斡尔语,小沟壑之意。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辖镇。1952年设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1956年撤销并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1961年建卧牛吐公社,1984年改卧牛吐达斡尔族乡,1989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33公里。面积336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达斡尔族人口占30%。齐齐哈尔至查哈阳公路过境。辖东卧牛吐、西卧牛吐、地房子、岗子、新林、新村、新乡、河西、扎布哈、三道罕、四间房、额尔门沁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编织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大豆,盛产黄烟、西瓜、马铃薯。畜牧业发达,为齐齐哈尔市畜牧业基地,有“奶牛之乡”之称。
".
历史沿革:
卧牛吐屯,形成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
原称“鄂诺克图”,后音译作“卧牛兔”、“鄂勒图”“卧牛图”等,隶属齐齐哈尔副都统管辖。
清末,先后隶属黑水厅和龙江府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隶属龙江县第三区管辖。
东北沦陷后,初为卧牛吐乡保,后改为卧牛吐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6月龙江县设置卧牛吐区。
1948年3月并人第八区。
1952年10月,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置达斡尔民族自治区。
1954年10月,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
1956年5月,设置卧牛吐达斡尔族乡。
1958年12月,划归建华人民公社,改称卧牛吐管理区。
1961年8月,改称卧牛吐农业分社。
1965年改为卧牛吐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为卧牛吐达斡尔族乡。
1989年4月,改设卧牛吐镇。
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