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由“甘井子”演变而来。位于海拉尔之南的一眼甘泉。
"甘南镇是甘南县政府所在地,全镇耕地面积31.6万亩,人口8.6万。2005年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县、市提出的“四个换位”的战略要求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抓法得力,有力地调动了全镇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镇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2005年全镇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
一、突出招商引资、上大项目。甘南镇是县城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年初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就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围绕优势产业引进资金上大项目,同时抓中小型项目的引进。2005年末,全镇已经运行并通过市招商局认证的项目4项,到位资金1333万元。新上的招商引资项目2005年末就实现上缴税金28万元。在措施上:一是落实组织和人员,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财税办有关人员参加的工作领导组织,具体抓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领导亲自搞招商,运作项目;三是进一步落实招商责任制,按年初确定的奖罚措施,兑现奖惩,确保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突出奶牛生产,带动畜牧业发展。2005年镇党委、镇政府把奶牛生产做为主导产业,以奶牛专业村屯建设为突破口,同时抓畜牧业其它产业协调发展。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突出抓了奶牛、肉鸡、优质商品猪、山绵羊等产业,2005年,全镇奶牛存栏3300头,计划完成3230头,实际存栏占计划完成指标的102%,交售鲜奶4000吨,奶牛大户136户。肉鸡存栏13.5万只,出栏47.5万只,计划43万只实际完成占计划的110.5%,肉鸡大户120户。优质商品猪存栏3.2万头,出栏5.8万头,计划5.2万头,实际完成占计划的120%,优质商品猪大户180户。山绵羊饲养量7.4万只,比去年增加5000只。在抓法上,以抓典型大户,专业村为主,同时领导分工负责,确保工作落实。畜牧业专业村屯建设强力推进。欢喜奶牛专业村建设,现有420户,奶牛880头,户均2头,长胜村山绵羊专业村建设,现有222户,山绵羊25041只,户均42只。全镇畜牧业产值6500万元,向畜牧业半边天迈进。
历史沿革:
原名“二站”。
清雍正十年(1732),黑龙江将军开辟齐齐哈尔城至呼伦贝尔城的驿道——龙海路,于此地设立驿站。
从齐齐哈尔城开始,排序为第二站,故名“二站”。
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甘井子荒务行局于二站附采定城址,勘建“三里三城基”,翌年街基落成,荒务行局自甘井子屯迁至二站。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撤销荒务行局,设置甘井子巡防局,二站为巡防局所在地。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7月,划归龙江县,改设县属甘井子佐治局。
1916年划归布西设治局管辖。
1921年隶属第一保。
1926年2月,将甘井子佐治局正式改设甘南设治局,二站改名为“甘南镇”,成为治城。
1928年划为设治局第一区。
东北沦陷后,1933年将设治局改为甘南县,甘南镇初为第一保。
1938年改为甘南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划归第一区管辖。
1951年11月将甘南镇划为区属镇。
1955年12月,改为区级镇,由县直辖。
1958年9月,与附近乡村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60年3月,从红旗公社划出,改称甘南镇公社。
1980年9月,改称甘南镇,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