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基本资料

峡江县介绍

地名由来:以境内的峡江得名。赣江流经此处,江流峻急,势如三峡,故有峡江之名。

2022年8月,峡江县入围2022年“两山”发展百强县,排名第99。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峡江县人口数量为14.995万人,位列吉安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3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388位,位列江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7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峡江县位列第255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峡江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峡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原中央苏区片区、湘赣片区)。

2017年2月,峡江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峡江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峡江地处赣中腹地,位于吉安市北部,东北邻新干县,南毗永丰、吉水,西靠吉安县,北、西北与新干县、新余市接壤。因巴邱镇玉峡两岸群峰夹赣水,江面狭窄而得名。南北长约39.5公里,位于北纬2727′50″至2745′20″之间,东西宽约64.5公里,位于东经11453′21″至11531′57″之间。全县总面积1297.8平方公里。赣江由南向北在腹地穿流而过,将峡江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2004年7月建成的峡江赣江大桥将河东河西连为一体。县治于1997年7月1日由巴邱镇迁往水边镇,北距省会南昌147公里,南至吉安市74公里,西北离新余75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京九铁路、赣江水道4条水陆交通大动脉纵横县境南北,交通十分便捷。人民政府驻水边镇百花社区百花路8号,电话区号0796,邮政编码331409。

江县县城规划,东起京九铁路,北至郑家湾,西始玉笥山山脚,南至工业南路以南100米。规划划定水边镇城市规划区面积为3142.35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92.87公顷。

峡江县位于赣江中下游,地处江西省中部。除接受吉安市的辐射和吸引之外,还深受南昌市、新余市的双重辐射和吸引。峡江与南昌、新余两市之间有着联系频繁的作用流,其主要表现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农产品供应、生资提供、金融来往、信息沟通、旅游休闲等等。充分利用三角经济协作优势,增加峡江与吉安、新余、南昌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提升峡江所在地域的战略地位,提高和增强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105国道、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在峡江绕行,对发展峡江边贸市场、扩大流通、搞活经济十分有利。通过便捷的交通,峡江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使其区位优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时,属扬州地域。

春秋时属吴,战国期归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郡县制,峡江地尽属九江郡新淦县。

至东汉永元八年(96)析新淦、庐陵县置石阳县,境域赣江以东属石阳,以西仍属新淦。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析新淦、石阳地,县境首置巴邱县

隋开皇十年(590),撤巴邱、石阳县,按原属分别并入新淦、庐陵县,峡江地尽归新淦县。

明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6乡24都,设峡江县,清袭明制。

1912年,废府后直隶江西省辖。

改县署为县公署。

1914年,夏省下置道,峡江改属庐陵道。

1926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同年秋废道,复归江西省直辖。

1932年峡江隶属江西省第九行政区,后改属第三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吉安地区。

2000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成立地级吉安市,同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吉安市人民政府。

峡江县属吉安市。

地名沿用至今。

峡江县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