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基本资料

凤台县介绍

地名由来:凤台因建县时和寿州同城分治,而寿州(寿县)北有凤凰山,所以得名。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据《凤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

2022年8月,凤台县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94位。

2022年5月,凤台县入选首批安徽省“大托管”示范县名单。

2021年11月,凤台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凤台县人口数量为63.34万人,位列淮南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39位。

2021年3月,凤台县上榜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名单。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凤台县上榜。

2020年6月,凤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南片区)。

凤台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置县,沿革至今。凤台临淮河,辖西淝河,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00公顷,水面16万亩,总人口73万。全县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3个行政村,37个社区。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5个少数民族。凤台县以煤电为支柱产业,是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之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省园林县城、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平安县、全省无-县、全省首届文明县、安徽省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县地势平坦,资源丰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216天,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地表径流密布,焦岗湖、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等分布其间,淮河、西淝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穿境而过,可通长江达江浙。除淮河水上交通较为发达外,淮阜铁路横贯境内东西,凤台、桂集、张集三站镶嵌其间,京九重站阜阳站仅距百公里。有济祁高速、合徐高速、界阜蚌高速和合淮阜高速可利用,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百余公里;凤台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被誉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凤台拥有丰富的煤炭、磷矿石、耐火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储藏较大,地处两淮煤田的中心地带,探明储量达120亿吨,可开采储量达100亿吨。

凤台还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茅仙古洞,西汉道家古刹清天观与现代碑刻交相辉映;硖山口,两峰相峙,一水中流,被誉为长淮第一峡,壁立千仞、渊深百丈的黑龙潭与之带水相连;植物活化石千年银杏树、战国名将廉颇墓闻名遐迩。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产生这里。

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年(1732)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延批准,于寿州北分设一县,名为凤台县。

雍正十一年(1733)正式分置,与寿州同城治理(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

1949年10月后,隶属阜阳地区。

1977年9月,凤台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1984年6月蒙城县大兴乡的阎湖、大兴等6个行政村划归凤台县。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8个乡镇。

1994年7月毛集、夏集、焦岗划属毛集实验区

2013年12月,李冲回族乡整建制和城关镇淮河以南的芦塘、西魏、淮丰、胜利、拐集、灯塔、山赵、夏湾、淮滨、黑龙潭10个社区划归淮南市八公山区管理。

2015年7月1日,将八公山区的李冲回族乡、凤台经济开发区及管理的社区正式划归凤台县管辖。

凤台县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