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基本资料

八公山区介绍

地名由来:因西汉淮南王刘安曾用八公在此修炼天功而得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八公山区人口数量为11.82万人,位列淮南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522位。

2020年6月,八公山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南片区)。

2016年2月,八公山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八公山区位于华东能源基地、工业粮仓——淮南市的西部,西北与寿县、凤台相邻,南与谢家集区接壤,东与潘集区隔淮相望,相传因汉淮南王刘安门客苏非、李尚、毛被等“八公”在山中-成仙而得名。境内淮南虫化石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鸿篇巨制《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豆腐文化、楚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历史上,西周时属州来国,汉初属淮南国,清时由寿县划归凤台。1949年1月解放后,凤台县政府在淮河之南设置八公山、蔡家岗两个区。5月,八公山区、蔡家岗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两区合并成立淮南区。1949年11月淮南矿区设立八公山镇,管理西部的城镇工作。1955年2月,建立县级的八公山区。1961年10月,从中划分出谢家集区。

目前,全区户籍人口约15万,下辖2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八公山镇、山王镇2个镇,新庄孜、土坝孜、毕家岗3个街道和妙山林场。全区共有城市社区21个,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21个。

刘安(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淮南王刘长之子。刘长在谋反事发后自杀。文帝八年,即公元前172年,刘安被封为阜陵侯,后来进封淮南王。刘安很有政治野心,常行小惠笼络民心。在吴楚七国作乱的时候,刘安想起……刘安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淮夷部族就生活在淮河流域,后被夏、商征服。

西周时建立州来诸侯国,都邑在凤台县古城。

春秋末期,改州来为下蔡。

区境在西汉时属淮南国和九江郡,东汉时属九江郡,汉末及魏、晋、隋时属淮南郡,唐时属淮南道,宋时属淮南路,元时属下蔡县,明、清初时属寿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及民国时期属凤台县。

1949年5月前,区境属凤台县芦孔乡。

1949年1月12日,凤台县解放,县政府在淮河南设置八公山区和蔡家岗区。

5月,八公山区和蔡家岗区划入淮南矿区,两区合并成立淮南区,隶属淮南矿区人民政府,驻地蔡家岗。

是时,区城东至姚湾,南到寿县北门,西、北以淮河为界和凤台县相望,辖孔集、山王、蔡岗、连岗、安城、鸭铺、八公7个乡(其中八公乡于11月24日划归寿县)。

1949年11月,设置八公山镇,管理市政工作,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后隶属淮南市人民政府,驻地土坝孜。

1953年5月22日,撤销八公山镇,建立八公山区(科级),管理淮南西部的城镇工作,驻地土坝孜。

区政府设秘书、工商、文教、民政、财政、卫生、农林等7个股。

1955年2月,撤销八公山、蔡家岗两个科级区,建立县级建制的八公山区,领导西部矿区的城市工作,新建的八公山区辖新庄孜、新市场(土坝孜)、蔡家岗、夏郢孜、李郢孜等地,驻地蔡家岗。

1960年秋,建立八公山城市人民公社,但未设立实体机构,由区政府工作机构代行职责。

1961年10月,八公山区划分为八公山和谢家集两个区。

新建立的八公山区驻地新庄孜,谢家集区则在原址办公。

八公山区辖城市人民公社和山王人民公社,区政府设秘书室、税务局、蔬菜产销办公室及工业、劳动、民政、文教、卫生、农林、财政科。

1966年9月,八公山区改称红旗区

1968年5月,成立红旗区革命委员会,统一行使党政领导权力。

1972年9月,红旗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八公山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恢复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名称。

八公山区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