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三国吴黄武四年(225)析富春县始设建德县,1992年设市;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孙权封孙韶为建德侯于此得名,其义则取建立功德之意。
2022年11月,水利部、财政部公布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建德市入选。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发布,建德市入围。
2022年8月,建德市入选浙江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名单。
2022年8月,建德市入围2022年“两山”发展百强县,排名第12。
2022年7月,建德市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74名。
2022年6月,建德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第71。
2022年6月,建德市乾潭镇安仁联合共富体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联合体。
2022年6月,建德市玉泉寺三江口共富带、梅城红旅千鹤精品线共富带被认定为杭州市第一批共富带。
2022年5月,建德市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19位。
建德地处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全市辖27个乡镇,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人口50万。
近年来,建德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9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49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为15.9:55.2:28.9。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9450元。完成现价工农业总产值266.93亿元,增长24.2%。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为108748万元,为年计划的101.5%,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623万元,为年计划的100.3%,增长31.1%。
建德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428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3901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以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饮料为支柱,五金工具,服装及皮革服装、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床上用品、工艺品等行业综合发展。建德农业基础扎实,耕地27万亩,山地3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一优二高”农业初具规模,已建成草莓、柑橘、茶叶、板栗、水产、畜禽、莲子、白梨、蚕桑和用材林等十大商品基地,其中草莓是全国最大的棚载基地。
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境内古迹众多,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库区那碧波浩缈的“千岛湖”景色与新安江畔的瀑高百丈、飞珠霰玉的“葫芦飞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扬帆”,虚无缥缈、如梦如幻的“白沙奇雾”,以及人称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等景点融为独特的新安江山水风光,被誉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的明珠。
建德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全市已形成了集公路、水路、铁路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320、330国道横惯全境,城乡公路网发达。金华至新安江铁路与浙赣线衔接,汇入国家大动脉。建德电力供应充裕,供电设施完善。通讯设备先进,娱乐设施齐全。同时,市政府制定有鼓励“三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境内外投资商可享受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投资程序减化,手续简便。
自然地理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杭州——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位于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市境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特色,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主要分布在境域西北和东南。山脉大致呈北东向西南走向。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周边向中间汇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境域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岭由古生代到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等组成,侵蚀明显,切割较深,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达400——600米,坡度常为30——40度。南部为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势平缓,坡形浑圆,坡度一般在15度以下,谷地也较开阔。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寿昌江及兰江两岸,土地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是本市的主要农耕地带,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产区。
乌龙山是严州府的镇山,位于建德市东部,古镇梅城以北,坐落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交汇处之北岸,因山石乌黑,山体巍峨,蜿蜒如龙而得名。
乌龙山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形成于燕山运动后期,山火山喷发后的酸性岩浆凝结而成。早期曾处于浅海之中,故而山巅地沉中时有螺壳等水生物遗迹出现。由于山体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断层,相对高度达800多米,儿乎是拔地而起,高临江岸,气势十分雄伟,成为严州的象征。
乌龙山又名乌山。《水经注》卷四O《渐江水》:“浙江又东北经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这里说的“乌山”,即指乌龙山,又称乌石山。又《读史方舆纪要》卷九O《乌石关》载:“(在严州)府东十五里,以乌石山而名。”又称仁安山,据《严州图经》记载,宋“宣和初,臣寮建言,谓龙为君象,应州县山水地名有龙字者当避。及入腊之乱,复言狂贼窃发,巾土地之名术汇,乞赐以忠顺之名镇定一方”。于是改名为厂安山。向宋初年大诗人阽游的严州诗中就有《乌龙雪》、《有为予言乌龙山禹岭小可到处……》等题,其中的“乌龙”指的就址乌龙山。叫初,因封广济王为乌龙山神,又恢复了乌龙山原名。乌龙山位于严州城北,故而又有北山之称。陆游严州《秋兴二首》诗有“东馆烟波秋渐瘦,北山雾雨昼多昏”之句,其中之“北山”即指乌龙山。
建德市境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兰江、富春江3条干流及38条中小溪流。
新安江在市境西部的芹坑埠入境,由西向东流经新安江城区、洋溪、下涯、马目、杨村桥,在梅城与兰江汇合后流入富春江;境内全长41.4公里,流域面积1291.44平方公里。
兰江在三河乡入境,自南而北流经三河、麻车、大洋、洋尾,于梅城东关汇入富春江,境内长23.5公里,流域面积419.38平方公里。
富春江由西南流向东北,经乌石滩、七里泷,于冷水流入桐庐县;境内长19.3公里,流域面积615.75平方公里。寿昌江是新安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李家镇长林大坑源,主流长65.8公里,流域面积692.3平方公里;河道曲折,集流时间短,河床宽浅,总落差428米,比降大,流速快,暴涨暴落,且易造成洪涝灾害。
建德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年均总降水量1600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60小时。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建德冬暖夏凉的宜人小气候。
历史沿革:
古为越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在江苏吴县),今建德地属会稽郡富春县。
西汉因之。
新莽时改富春为诛岁,东汉复为富春。
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富春县属吴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置建德侯国,"建德"这个地名自此始。
吴黄武四年(225)分富春置建德县,县治在今梅城,属吴郡,“建德”为县名始于此。
自两晋至南北朝的宋、齐两代,建德仍属吴郡。
梁普通年间(520—527),划属金华郡。
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金华县,改置吴宁县,属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建德县,属严州。
七年(624),废严州,析建德入桐庐、雉山两县。
永淳二年(683)复置建德县,属于睦洲,隶江南道。
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县城同为州(府)治始于此(至1958年撤销建德专区)。
天宝、至德年间曾改睦州为新安郡。
乾元元年(758)复改为睦州。
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为严州。
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德改属建德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属建德路。
至正十八年(1358)改属建安府,寻改属建德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属严州府(直至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辛亥革命,后短时间内属严州军政分府)。
民国三年(1914)属金华道。
十六年(1927)废道制改省直辖。
二十年(1931)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二十四(1935)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三十二年(1943)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三十五年(1946)为专署驻地。
三十六年(1947)撤消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改省直属。
三十七年(1948)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建德解放,于建德县设立第四专区,后改为建德专区。
1950年改属金华专区。
1955年重属建德专区。
1958年11月寿昌县撤销,行政区域并入。
1959年改属金华专区。
1960年建德县政府迁至新安江(亦称白沙)。
1963年划归属杭州市。
1992年4月建德撤县设市,由杭州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