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
2022年8月,东昌府区入选2021年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名单发布,东昌府区名列第92。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名单发布,东昌府区名列第96。
2021年8月,东昌府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地级市市辖区),位列第95位。
2021年9月,东昌府区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昌府区人口数量为100.86万人,位列聊城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0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36位。
2021年1月,2021年山东省136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出炉,东昌府区位列第44名。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居鲁西,临黄河,地处聊城市中心城区,是市委、市政府驻地,现辖7镇、5个街道、两个工业园区,总面积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9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宜居城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也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以及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同志的故乡。
东昌府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明清两代,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江北一都会”。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范筑先纪念馆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东昌府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秀美壮丽的古城矗立湖中,被誉为“中华水上古城”;风景如画的东昌湖环抱古城,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人工城市淡水湖泊,也是全国著名的垂钓基地。举世闻名的大运河蜿蜒穿城而过,湖河相连,城湖相依,城湖河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水城风貌,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的美誉,是中原一带、京九沿线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胜地。
(一)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46.3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8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30.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2.1%,财政、税收收入总量保持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1.5亿元,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336元和13632元,增长8.5%和9%。在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名单中,我区位列第79位,前进两个位次,并首次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1.7∶40.9∶47.4。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粮食总产连年攀升,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6.3万亩,福和中药产业园、亿沣生态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到29家;无公害蔬菜可控制面积发展到68万亩,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达485个,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8456亩,林果经济林达22万亩;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22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数量达104个,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7亿元,增长7%;齐鲁油漆、鑫鹏源、中奥毯业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3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24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28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1家;新增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个,荣获市长质量奖3项;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6.9亿元。服务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12.6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79%。银座商城、京都商贸城、大润发超市开业运营,百大集团、亿沣超市等企业规模档次明显提升,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达27处,实现市场成交额412亿元;E钢在线、百年图书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电商企业发展到2400余家,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区农信社改制为聊城农商银行,主体业务阶梯发展,行业地位保持领先,连续3年上缴税金过亿元;成功引进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区域外金融机构14家,总量达20家;建设龙堤、东昌上林苑等国家A级景区景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2处,乡村游、民俗游、休闲游成为新时尚,被命名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
(三)坚持城乡统筹,城建工作成绩斐然。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率达65.7%,位居全市第一。市城建重点项目保障有力。0完成了滨河大道、市民文化中心、财干路西延等40个项目的征迁,为打造“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做出了重大贡献。棚户区改造取得历史性突破。顺利完成双庙、北关、唐庄、小东关等50多个片区的征迁,涉及群众4万多户、面积680多万平方米。高度重视回迁安置区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近5亿元,并与葛洲坝集团成功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安置房建设,全区开工建设安置房近5万套、建成2.8万套、6.5万名群众喜迁新居,棚户区改造开工完成率、货币化安置率、群众满意率等指标连续五年稳居全市第一。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启动。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了柳泉花园、湖北小区等52个小区的改造,一批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的老旧小区展现新面貌、焕发新生机。村镇建设协调推进。堂邑镇、郑家镇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沙镇、郑家镇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镇考核;新建梁水镇金域家园、郑家卧龙等新型农村社区20个,改造危房2200户。投资9000万元,大力实施小城镇提升工程,沙镇、道口铺等6个镇(街)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四)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充分释放。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公务用车、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全面完成;PPP项目模式成功破题,6个项目纳入省项目库,涉及资金90亿元;成功组建东昌医疗保健集团,基本药物制度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全面推行;卫生计生、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等机构整合完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稳妥推进。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12年以来共引进项目1131个,总投资1907亿元,到位资金431亿元,天开钨业、安托山电机、国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成投产,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对外开放环境不断提升。邯济铁路复线、德商高速、济聊一级公路建成通车,青兰高速聊城段开工建设,京九高铁、郑济高铁、聊泰铁路、聊城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畅通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即将形成,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出口创汇60.2亿元。
(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黄标车、秸秆焚烧、黑臭水体等重点污染源治理,淘汰黄标车7500余辆,关闭污染企业近70家。强力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及散煤治理,改造城区燃煤设施130处,取缔散煤经营点78家,洁净煤配送到户率达100%。突出抓好扬尘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对违法企业依法顶格处罚,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扎实做好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5处;开展了国家卫生城复审迎检及“回头看”活动,为聊城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做出了应有贡献。认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农村旱厕改造工作全面铺开。我区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六)坚持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2年以来民生支出累计达89.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科技示范基地发展到42处,获得发明专利655项,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投入资金12.2亿元,新建扩建城区学校18处,新增教学班640个;投资2.8亿元,完成91个农村校改项目,建设农村幼儿园35处,农村中小学实现名校带动全覆盖。新建文化大院578个、农家书屋200个;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被评为“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妇女儿童保健大楼、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建成运营,3家区直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妇幼保健工作进入全国百强,被评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区)”;全面落实人口计生政策,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出生人口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成功并轨,共为群众报销医药费10.2亿元,发放养老金4亿元、城乡低保1.5亿元。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改造,投资2.8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14.8公里;成功争取省级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获得扶持资金8800多万元。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41个省定贫困村道路改造完毕,在全市率先完成378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23个省定贫困村、2.78万人成功摘帽脱贫。充分发挥区长热线作用,畅通群众来信来访渠道,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一镇一团队、一村一顾问”工程,基层法律服务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切实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同时,审计、统计、物价、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应急管理、民族宗教、史志编纂、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
秦代始建县,名聊城,属东郡。
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
晋代属平原国。
隋代先后归属博州和武阳郡领管,唐时分属博州和博平郡,宋金时隶属博州。
元代先后为东平路、博州路、东昌路总管府所辖。
明洪武元年(1368)改东昌路为东昌府。
清承明制聊城(今东昌府区)归属如旧。
1940年改聊城县为筑先县。
1949年,撤销筑先县恢复聊城县,隶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全境划归山东省。
1958年12月,更名聊城市,归属山东省直辖。
1963年3月,改市为县,复属聊城专区。
1983年8月,撤销聊城县恢复聊城市,为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在原县级聊城市的行政区域设立东昌府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