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基本资料

钟楼区介绍

地名由来:以境内有南唐时代的钟楼而得名。

2022年4月,教育部确定钟楼区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名单发布,钟楼区名列第40。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名单发布,钟楼区名列第68。

2021年8月,钟楼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地级市市辖区),位列第49位。

2021年9月,钟楼区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钟楼区人口数量为65.9万人,位列常州市各地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江苏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91位。

钟楼区是江南名城常州的主城区,因南唐时境内建有古钟楼而得名,是常州市文化、商贸中心。区域面积133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个镇、7个街道,共有49个行政村、54个社区,常住人口66.59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01亿元,同比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82元,同比增长8.8%。

钟楼,是人文荟萃之处。千年古运河穿越全境,季子之风源远流长,“西郊八景”闻名遐迩,篦箕巷、西瀛里、南市河、南运河等历史遗迹串珠成链,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明城墙等人文景观传承文脉。抗倭英雄唐荆川、民族工商业先驱盛宣怀、革命领袖瞿秋白、艺术大师刘海粟等名人精神青史长存。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乱针绣”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两次荣获国家级最高荣誉金杯奖。

钟楼,是创新活力之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中国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创成省级全域双创示范基地。2020年“两新一智”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国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两大平台先后落地,建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云计算基地,创成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凌家塘市场、邹区灯具城市场成交额均居全国同类市场前三位,南大街商圈被誉为“常州第一街”,创成全市唯一省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半山书局、运河五号等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钟楼,是宜居宜业之地。龙江路高架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江宜高速、312国道穿境而过,轨道交通2号线、BRT快速公交连接全区,15分钟内可到达常州机场、高铁站及各主要高速公路道口。青枫公园、荷园、荆川公园等十大公园组成全市最大的开放式公园集群,全区绿地覆盖率达42%。钟楼经济开发区创成全市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殷村职教小镇、安基美丽乡村等一批乡村振兴新样板正在形成。

钟楼,是民生幸福之城。汇聚市二中、市五中、市教科院附中、北师大常州附属学校、市实小教育集团、觅渡教育集团、鸣珂巷幼教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辖区内有三甲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与市一院构建区域医联体,创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市、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均达100%,蝉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许巧珍“7+”工作法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精神文明和平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道德讲堂、食品安全等经验在全国推广。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保留镇制。

8月废镇划区,荆川和永丰镇废除,设立“常州市第三区公所”。

1950年撤销第三区公所。

1952年成立西区人民政府。

1955年9月,北区撤销,前后湾、荷花池、北大街、县巷、府北、县直街路南划入西区管辖。

11月西区改称钟楼区。

1956年3月,撤销钟楼区建制。

1957年9月恢复钟楼区。

1966年10月1日改称胜利区。

1980年1月1日,恢复钟楼区之名称,沿用至今。

钟楼区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