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和平相处。梁国灭亡,北齐让梁国王臣同来相迎,相会于此,梁国在此达成和议,故改名和县。
2022年8月,和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8月,和县{说有}被认定为2022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2022年7月,和县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97名。
2022年1月,和县被命名为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9月,和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和县上榜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位列第94。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县人口数量为41.1万人,位列马鞍山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324位。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县域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个镇,人口54万(常住人口41万)。和县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置历阳县。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唐代诗人张籍、宋代歌豪杜默、明代诗人戴重、清代画家戴本孝等都是和州人。和县哺育了当代草圣林散之,养育了奥运会上我国首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
和县是中国蔬菜之乡。依靠“青山绿水到江沿,土地一半是良田”的生产环境,秉承“精耕细作、坚韧务实”的农耕文化,走出了一条绿色蔬菜发展之路,2013年被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全县现有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年产各类优质蔬菜120万吨,产值达30亿元,销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素有“北寿光、南和县”、“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之美誉,2016年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和县是滨江产业新城。和县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拥有41.6公里长江岸线,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前沿。按照“大江北”的发展理念,依托毗邻南京的发展优势,构建了工业“一区多园”、农业“一园多区”发展平台,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绿色建材、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县城特色产业集群,连续十三年获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表彰。
和县是生态休闲胜地。和县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坐拥天门山、鸡笼山、如方山等三座历史名山,香泉湖、半月湖、如山湖等三个风景名湖,现有鸡笼山-半月湖、香泉旅游区2个4A级景区,霸王祠、林海生态园、台创园嘉年华、陋室镇淮古街4个3A级景区,以及4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39个省级美丽乡村、27个市级美丽乡村,是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国家园林县城、安徽省文明县城和安徽省森林城市。
历史沿革:
古称历阳。
周朝为扬州邑。
春秋初属楚后入吴,吴亡入越,越亡仍入楚。
秦嬴政元年(前221),置历阳县。
西汉时期属淮南国。
王莽新朝,一度改为明义县,后仍复原称。
东汉属扬州,治所历阳。
三国时期属吴。
晋太康六年(285)属扬州淮南郡。
永兴元年(304),置历阳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历阳郡属南豫州。
文帝元嘉七年(430),罢南豫州并豫州,历阳郡属豫州。
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州,历阳郡属南豫州。
北朝北齐天保六年(555),改历阳郡为和州。
隋大业三年(607),复置历阳郡。
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和州。
天宝元年(742),和州复改为历阳郡;乾元元年(758),历阳郡仍改为和州,属淮南节度使。
宋代和州为上州,置和州防御使,统于淮南西路。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置和州镇守万户府,属淮西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和州安抚司。
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和州路。
至元二十八年(1291),复降为和州,属庐州路。
明洪武十三年(1380),设直隶和州,属京师。
清宣统三年(1911),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
1914年至1928年属安庆道。
1949年初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
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
1952年,归芜湖专署管辖。
1958年12月,和县与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治所历阳镇。
1999年7月,巢湖撤地设市,和县属巢湖市辖县。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地级巢湖市,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