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地名由来:以古曾国得名。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历史上曾经多次作为随国的都城而得名曾都。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曾都区人口数量为69.95万人,位列随州市各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17位。
2020年6月,曾都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2020年3月,湖北省科技厅启动第一批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曾都区入围。
2019年3月,曾都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
2018年8月,曾都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第一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公布,曾都区入围。
曾都区别称“编钟之乡”,具有悠久历史。该区位于随州腹地,是地级随州市政府驻地,下辖地区有5镇、4街、2管委会、1开发区,面积约1316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约64.43(2009年)。曾都区气候条件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其“擂鼓墩风景区”为著名景点。
曾都区位于随州腹地,属地级随州市政府驻地。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随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渝铁路、宁西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过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恰好处于
2011年曾都新貌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真可谓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曾都区交通图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曾都区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早在远古代中期以前,随州地区全部原始的海洋所覆盖。在其后的吕梁构造运动中(约距今17亿年前后),因地球构造运动加剧,岩浆不断迸发,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隆起,局部地区海水退缩,使湖北境内的鄂西和大别山区第一次成为陆地,但随州地区依然沉睡-之中。寒武纪早期(距今6亿年前后),包括随州在内的大洪山一带才成为古海岛。寒武纪晚期(距今5亿年前后),随南盆地发生过大规模火山喷发。志留纪末期(距今4亿年前后),随着随州西北部的武当山一带上长为陆地,随州乃至湖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成为陆地。在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地壳又一次升降频繁,湖北地区又有两次大的海进海退,随州地区也处于时隐时现的变化之中。直到三叠纪末期(距今约2亿---1.9亿年),地壳再次上升,随州终于连同整个湖北地区告别了大海。
地球的构造作用造就了随州奇特的地势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良好的地势特点和复杂的地貌观: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平原之上,有?水流贯其间。?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水两岸,爱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员水流域。可谓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同样,地球的构造作用也给随州留下了大理石、铜、金、铁、硫、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