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市镇基本资料

抚市镇介绍

地名由来:据传,早在1416年前,巫姓到此定居,村中有一条比较大的溪流,人民便以姓和溪来命村名为“巫溪”。由于方言音近,后人又叫“暮溪”、“抚溪”。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抚溪逐渐成为附近农村物资集散的市场,因此得名抚市。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抚市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抚市镇位于县境东北部、博平岭山脉东南端。东接龙潭镇,南连古竹乡、陈东乡,西与湖雷镇毗邻,北与坎市镇、培丰镇相连,面积133平方公里。1992年撤乡建镇,镇政府设于社前村新街,距县城29公里。2000年,全镇有17个村委会,197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20个),8307户29166人。设完中、初中各1所,小学16所,中心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

民国18年(1929)8月,毛泽东曾在五湖何凹头居住,指导革命斗争。他当年居住的民房,遭-烧毁,新中国成立后已重建,称为“泽东楼”。境内有海拔1035米、闻名遐迩的东华山。山上有“棋盘石”、“交椅石”、“一线天”、“石鼓”、“鲤鱼石”、“鹞婆石”、“仙人凿字”、“燕子岩”等八景,风景秀丽,游人络绎不绝。

省道福三线纵贯南北,抚适公路横穿东西。村村通公路,村道水泥硬化率达63%。2000年,全镇拥有汽车286辆,农用车63辆,拖拉机115辆。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0.6亿吨,石灰岩储量0.06亿吨,还有大理石、锰矿、铝土矿等。2000年,煤炭产量达80万吨。

1988年后,该镇先后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企业为重点,市场为导向,各业并进”和“农业立镇、工商富镇、三产强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方针,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彩电、洗衣机、冰箱进入寻常百姓家。1997年,全镇基本实现小康,被龙岩市政府授予“小康乡镇”称号。2000年,全镇平均每6人拥有摩托车1辆,每2户拥有电话1部。

1997年8月,抚市被省建设委员会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随即实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至2000年,完成长2.3公里、宽32米的福三线抚兴大道改造及路灯架设和绿化,建成路面13958平方米,下水道7680米,建成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形成以福三线抚兴大道为中线,综合市场为中心,商贸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文化娱乐区分布合理的格局,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该镇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1999年11月,中发联合运输有限公司由镇办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次年就成为全镇最大纳税户,年创税40多万元。

泽东楼

永定区抚市镇五湖村上寨泽东楼(何坳头),地处抚市、湖雷、陈东三乡镇交界的白叶湖岽山腰,海拔800余米。1929年5月下旬,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解放永定县,成立了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同月

永隆昌楼

永隆昌楼位于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清咸丰元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51—1874)建,坐东南向西北,由“福善楼”和“福盛楼”两座方楼组合而成,由外大门、门埕、内大门、门厅、中厅、主楼、围楼等组成

永豪楼

永豪楼位于永定县抚市镇新民村,又名五福楼,清道光年间(1821—1850)历时18年建成,坐西南朝东北,由外大门、门埕、内大门、门厅、中厅、正楼、后楼等组成,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系大型

上寨泽东楼

上寨泽东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五湖村,年代为1951年。简介:原为凹头张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坐东南向西北,土木结构,主楼为碉楼式三层土楼,山墙搁檁,歇山顶。1929年8月

抚市天后宫

抚市天后宫位于永定区抚市镇社前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几经维修,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2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6平方米,两进三落两庑四天井单层土木结构,中轴

历史沿革:

前清属丰田里。

民国时期称社前联保等,属第七区,并区后属第二区,后称抚市镇,又称中丰乡。

1949年后,成立永定县第四区,又称抚溪区。

1958年公社化时,称抚市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5年5月,隶属于抚市工委。

1965年撤销工委后直属县。

1984年复称抚市乡。

1992年10月撤乡建镇,辖新在、社前、五联、抚溪、桥河、里兴、龙川、华丰、鹊坪、五湖、东安、中湖、基安、溪联、贝溪、协兴、上寨、上西、枫林、龙潭、铜联、联中、虞溪等23个村委会。

1993年,将新在村分为新民、中在2个村,上寨、上西、枫林、龙潭、铜联、联中、虞溪等7个村委会划出另设龙潭乡,抚市镇辖其余17个村委会。

抚市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