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拔镇基本资料

太拔镇介绍

地名由来:过去叫泰拔,因大(泰)山林立,互争高低,故名。解放后因谐音改称太拔。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太拔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太拔乡地处上杭县东南部。东接永定县虎岗乡,南邻永定合溪乡,西接蓝溪镇,北与茶地、溪口相连。距县城上杭33公里、龙岩60公里。

太拔乡现辖16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人口18936人,其中成年劳动力9500多人。有2个少数民族村(畲族),2个革命基点村。全乡面积140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有5个村属高寒地区,海拔最高村庄鲜水坑900米,最低村庄朱良寨205米。全乡有耕地面积2万亩,占8.9%,山林面积15万亩。占79.9%,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乡。

太拔乡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素有“春收桃李夏摘瓜,秋卖姜椒冬售薯”的美誉。出产的生姜、淀粉、小米椒质量好、产量高,深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出现了“生姜闯闽南,淀粉下广东,辣椒走四方”的良好销售局面,生姜、小米椒、淀粉质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大力培植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发展茶叶、西瓜、烤烟、食用菌等产业。其中,特别是茶叶生产,在2004年初引进福建华安一茶叶客商试种100亩铁观音获得成功,所产的茶叶色清、口感、香味都不比原产地差,实践证明太拔是发展茶叶生产的“宝地”。今年茶叶生产得到大力发展,现已形成了各村面积600多亩,加工机械6台套的生产规模。今年4月份成功培育30亩茶亩,可满足冬季800多亩的种植需求。太拔铁观音的生产规模正在向千亩茶园迈进。

太拔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云母、锰、铅锌、磁铁、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其中彩霞、丘辉的金矿和梓东的铅锌矿极具开发价值。太拔乡水力资源丰富,素有“小水电之乡”的美誉。境内水电蕴藏量达1.5万千瓦,现已建成电站共19座,装机容量超万千瓦。

太拔的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乡已形成以“水电为龙头,冶炼为骨干、农副产品及竹木加工为中心”的发展格局。现有规模工业企业26家,其中工业硅厂1家、竹制香蕊厂1家、机砖厂1家、造纸厂1家、纸制品厂1家、木制品厂2家及水电企业19家。太拔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镇,土地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林业资源优势及水电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再加上当地政府制定的“亲商、扶商”政策,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院田村

院田村位于上杭县太拔镇,村落自然环境优越,属丘陵地貌,四面环山,古民居沿儒溪两岸,错落有致。村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杭城第一古村落,为最精美的客家古民居、最古朴的梦里老家、最典型的客家文化、

院田李氏民居(奠攸居、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气遥临)

院田李氏民居(奠攸居、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气遥临)位于太拔镇院田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院田古民居位于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儒溪河畔,所在地院田村自元延佑三年(1316),李木德后裔四九郎

院田古建筑群

院田古建筑群位于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奠攸居”“生气盘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气遥临”“凌霄阁”共六处建筑组成。“奠攸居”“生气盘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气遥临

院田凌霄阁

院田凌霄阁位于太拔镇院田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凌霄阁”又名“八角楼”,位于院田村村口儒溪岸边,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坐西南朝东北,空筒楼阁式,土木结构,抬梁木构架,楼阁高七层,呈八角形

大地天后宫

大地天后宫位于上杭县太拔镇大地村圳头东侧,始建于明代,经多次维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结构。穿斗抬梁,飞檐翅角葫芦顶,主座上下两厅一天井,天井三面带回廊,两侧有厢房,上厅

历史沿革:

宋元时属胜运乡;明清时属胜运里;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属上杭县东三区,1930年属杭武县第三区,1933年设代英县苏维埃政府;1936年属第二区;1936年至1949年9月属东三区,后改星聚乡;1949年9月—1953年为星太区,辖大洋坝、溪口、山溪、合甲、石铭、崇睦、太拔、院田、芬霞、双康、大地、黄家12个行政村,普选后为乡;1954—1957年改称第五区;1957年冬撤区并乡,由原12个乡并为五个乡,即溪口、大洋坝、太拔、芬霞、大地;1958年10月成立星太公社,设太拔管理区;1961年体制划小,设太拔、溪口、大洋坝、大地、芬霞五个公社,成立太拔工委;1965年社教运动后,溪口、大洋坝合并为大洋坝公社(社址设在坑口圩),太拔、芬霞、大地合并为太拔公社;1984年称太拔乡;2014年称太拔镇。

太拔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