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基本资料

吴中区介绍

地名由来:以吴县得名。吴县以春秋时为吴国首都而得名。1995年,吴县设吴县市。2000年,撤吴县市分设苏州吴中区、相城区

2022年8月,吴中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8月,吴中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夜经济繁荣百佳样本第23位。

2022年7月,吴中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4。

2022年5月,吴中区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14位。

2022年3月,吴中区被确定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

2022年2月,教育部认定并命名吴中区为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2021年12月,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出炉,吴中区位列第58位。

2021年11月,赛迪顾问发布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吴中区位列第14。

2021年10月,吴中区上榜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

吴中区地处苏州市域地理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腹地,北与苏州古城、工业园区、高新区接壤,南临吴江区,东接昆山,西衔太湖,与上海杭州南京均在2小时交通圈内。全区拥有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下辖1个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7镇7街道;户籍人口70.5万。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吴中区孕育了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主持营造北京故宫的建筑大师蒯祥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既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文物先进区、江苏省体育强区和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一。全区现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2处中国传统村落,2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7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18项。

作为“太湖最美的地方”,吴中区坐拥60%的太湖水域、40%的太湖岸线、80%的太湖山峰与岛屿。既是国家级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首批联系点,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区)。全区拥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生态湿地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

近年来,吴中区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以赴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等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8亿元,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00亿元,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424.8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44.29亿元,增长7.2%。

目前,吴中区已有40多个国家(地区)投资的1227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90亿美元,包括惠氏、大众、爱信AW、伟创力、永旺、三洋、松下、日立、可口可乐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吴中发展壮大。累计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2020年全区完成注册外资6.9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32亿美元,进出口82.11亿美元,其0口58.39亿美元。

历史沿革:

商末属勾吴古国。

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国。

秦代置吴县。

汉代设吴郡。

三国时期属孙权吴国。

晋、南朝、梁朝分属吴郡、南徐州、吴州。

隋唐时期先后称吴郡、吴州、苏州,又分设吴县、长洲两县。

宋代属江南道。

元明时期(吴县、长洲两县属苏州府。

清雍正二(1724),年设吴县、长洲、元和至清未。

1912年,苏州改称吴县,1949年,析吴县县城、城郊置苏州市,市县同城分治,县属苏州专区。

1951年,撤销太湖办事处(县级)并入吴县,1953年,析横泾区、东山、西山及原太湖区置震泽县。

1959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

1970年,属苏州地区。

1983年,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9年,吴县政府由苏州东大街迁驻长桥镇。

1995年,吴县撤县建市。

2001年,撤销吴县市。

设吴中区。

吴中区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