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岭村,曾用名红旗岭,建制村,隶属新农村乡。
1961年7月,成立新农村人民公社,黄家岭为生产大队。1966年“文革”期间,改名红旗岭(红旗岭生产大队)。1981年,辽宁省地名普查标准化处理后,恢复原名黄家岭。因驻地而命名。
黄家岭村现辖区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隶属新民府巡警总局第三分局,分局驻地在公主屯,瓦房(现新农村)为分所所在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新民府巡警总局改为警务局,各分局改为区,隶属关系不变。1910年(清宣统二年),隶属新民府第六警区,警区驻地在公主屯。1913年(民国二年),新民府改称新民县。隶属新民县第六警区,警区驻地在公主屯。1923年(民国十二年),政区和警区分开,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区公所驻地在吴家屯,黄家岭村为管内主村。东北沦陷时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大柳屯警察署。国民党统治时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黄家岭乡。
解放初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区政府驻地在大柳屯。1949年10月,隶属新民县第八区驻地在公主屯。1950年4月,隶属新民县第八区,区政府驻地在公主屯,黄家岭为所辖村。1956年3月,隶属新民县公主屯区。1958年2月,隶属新民县新农村乡。1958年10月,隶属公主屯人民公社。1961年7月,隶属新农村人民公社,黄家岭为生产大队。1966年“文革”期间,改名红旗岭。1981年,辽宁省地名普查标准化处理后,恢复原名黄家岭。1983年9月,实行乡(镇)、村制,撤销新农村人民公社,设立新农村乡,黄家岭生产大队随之更名为黄家岭村,隶属新农村乡。
黄家岭位于东经122°55,北纬42°11'。坐落在乡政府南6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何屯村接壤,西与孙家屯村相邻,南与大柳屯镇辛家店村搭界,北与新农村眦连。
2012年,黄家岭辖黄家岭、尚窝堡、郭家窝堡、苏坨子4个自然屯。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030人,总人口中有非农业人口68人。
总面积13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10350亩,林地面积800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豇豆、花生、云豆、地瓜。
境内有乡级公路新旧线穿村而过,村内路段长2.5千米。
黄家岭
黄家岭,曾用名黄岭,自然屯。村委会所在地。隶属新黄家岭村。
清雍正年间,有一黄姓人家在山坡上开荒落户,立屯时以“姓氏”加山岭的“岭”字取屯名黄岭。后因当地庄稼人嫌黄岭的“黄”字含义不好,故改称“黄家岭”。
黄家岭位于东经122°55′,北纬42°11′。东与公主屯镇东六间房屯接壤,西与上窝堡屯眦连相邻,南与苏坨子毗连,北与白家屯搭界。总户数448户,总人口1418人。总面积6.7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7306亩。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虹豆、花生、云豆、地瓜
上窝堡
上窝堡,自然屯。隶属黄家岭村。清顺治年间,有一户人家来到此地落户定居,在处地势较高的地方上搭起窝堡居住生活。后形成屯落,以居住地所处位置的“上字加“窝堡”取屯名“上窝堡”
上窝堡屯位于东经122°54,北纬42°11′坐落在村委会西1千米处。东与黄家岭屯眦连,西与孙家屯村的六间房屯相邻,南与大柳屯镇黄坨子屯接壤,北与新农村的白家屯搭界。总户数107户,总人口302人。
总面积2.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1422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地瓜等。
苏坨子,自然屯。隶属黄家岭村。清雍正年间,有一苏姓人家在此地开荒落户,因屯里有一大土岗子(岗子也称坨子),后立屯时以“姓氏”加“坨子”取屯名“苏坨于”
苏坨子位于东经122°54',北纬42°10′。坐落在村委会西0.5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何屯搭界,西与大柳屯镇黄金坨子屯接壤,南与大柳屯镇胡家窝堡屯相邻,北与黄家岭屯眦连。
总户数27户,总人口140人。总面积1.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422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豇豆、花生。
郭家窝堡
郭家窝堡,自然屯。隶属黄家岭村。清顺治年间,有一郭姓人家逃荒来到此地落户定居,搭起窝堡居住生活,立屯时以“家庭姓氏”加“窝堡”取屯名“郭家窝堡”
1961年,隶属新农村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后,成立郭家窝堡成立畜牧。2005年并入黄家岭村。
郭家窝堡屯位于东经122°54′,北纬42°9′坐落在村委会南4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六间房屯搭界,西与大柳屯镇刘家高堡张家窝堡屯接壤,南与公主屯镇下洼子村曹家窝堡屯相邻,北与公主屯镇东六间房屯毗邻。总户数48户,总人口170人。
总面积3.1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