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埠社区
村庄由来明朝初期,董氏祖从小云南(山西大同以南)大槐树里头迁小崂山西涧(后胡氏到北崂立村,遂称胡家西涧)立村,后又迁至东面的平顶山脚下立村,因社区前有一座小山埠,故名董家埠社区。据清朝嘉庆年间董氏宗谱重修版记载:“因宗谱有灰尘,失迷三世。”本社区第四世始族“国桢”、“国禄”、“国礼”兄弟三人传代,距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本社区家族分为东、西两大支,至今传代21世,现在世生存者有八世。该社区东、西两大家族还合建家庙一处(建设年代不详),有正房六间,西厢房三间。社区居民在建国前及建国初期,每年过年到家庙挂宗谱,摆祭品,烧香拜祖。
政区人口
距沙子口街道办事处驻地北1公里,西邻戴家埠社区,南邻段家埠社区,东面的平顶山和北面的“老雕崮”山将该社区成月牙形环抱。2004年,社区有居民826户,2316人,董姓占全社区人口的99.5%。
社区特色董家埠社区自然景观独特。芙蓉山位于社区东偏北,每到春夏季节,满山遍野的野芙蓉生长繁茂,花香扑鼻,令人陶醉。山顶上有三、四块椭圆形大青石,相互“拥抱”在一大平面石头上,远看像一朵绽放的荷花,又似几位老者在谈天论地,煞有余味。老雕崮子距社区西北约300米,是一块直径约30米、高约40米的独立巨石,斜卧在山顶的青石间,远眺如凤凰卧栖,又名凤凰崮子。相传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突然从西北方向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该石被雷电从上至下垂直劈下整个石头的四分之一,劈下的石头斜卧在西侧,劈开之处似刀切一般光滑,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944年农历4月5日上午,从社区北老雕崮方向突然飞来四架日本飞机,扔下数枚炸弹,炸死社区居民董中晓之母、董明桓之父,炸毁房屋七、八栋。此事据解放初期有关档案记载,当时有汉0向日本驻军送情报称,董家埠社区隐藏着抗日游击队,所以日军派飞机来轰炸,因老雕崮巨石阻挡了飞机的俯冲,否则整个社区庄将被炸毁。
董家埠社区生产的“崂山红”花岗岩,这是一种建筑用的优质石料。石匠把花岗岩雕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花木等图案,销往各地,其工艺达到较高水平。
该社区北面有一“后楼山”,1969年开始在山涧中修建一水库,名曰董家埠水库。该水库东西堤坝长约160米,宽约25米,蓄水量1.4万立方米。当时全社区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分白天黑夜、寒冬酷暑,用工5万多个,挖掘黄土6.4万余立方米,采用石块2万余立方米,经过5年的苦干终于建成。后社区居民又用长条石块修建了长达3000米的灌溉渠,使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经济状况解放前,社区主要以农耕为业,传统农作物有地瓜、小麦,地瓜产量占社区居民口粮的95%,小麦种植面积少,产量低,主要用于节日改善生活;还种植少量花生,收获后除留足花生种外,几乎全部出售。林果主要有崂山梨、苹果等,收获后出售。1956年4月,董家埠社区与段家埠社区组建了董段农业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建立董段生产大队,1961年3月董家埠自建生产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78年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作物开始选择推广优良品种,实行大面积种植,粮食获得了增产;扩大了苹果的栽培面积,积极引进新品种,是沙子口地区有名的苹果生产之乡。改革开放以来,董家埠社区在原有石材开采加工和果品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筹资兴建企业,先后建立了针织厂、金属涂覆厂、塑料厂等。1993年同港商联营恒星铝材有限公司;建立了商城房产开发公司;同浙江金华贸易公司共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神怡矿泉水厂等。该社区2004年总收入13556万元,人均收入5384元,连续多年被省、市、区评为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董家埠小学,是1934年由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提议兴建的,位于董家社区西南的平顶山上,建筑呈“凹”字型,进校的道路由上百阶崂山花岗岩石阶铺成,校四周高树成林,环境优雅。该社区及周围社区庄的孩子都来此校上学。该校在解放后仍然使用了多年,后因崂山区教育改革撤点并校,停止使用,现为社区幼儿园所用,校舍仍保存完好。
董家埠人自古喜爱文艺活动,高跷队、锣鼓队每逢庙会都进行演出。近几年,分别在青岛市和崂山区的表演比赛中获一等奖。经济发展了,该社区的社区容社区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居民盖新房300多栋,加宽了从社区西到戴家营房的马路,整修了社区四周的街道,清除了社区后水库多年的积沙,修筑并加宽了从社区北到山林的山路,修建了多处垃圾池。8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实行了农社区大病统筹制度。
联系电话:86-0532-8880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