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响嘡社区被授予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响堂村
村庄由来响堂村是解放后,由二里河村(原名曙光社)、中云村(原名友好社),三个自然村组成,原名红星社,响堂村是由响堂街而成名为响堂村的,当时属胶县城关镇华乡领导,1955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与二里河村中云村分治。
政区人口
响堂村位于胶州市区西部,北依二里河,南靠郭家庄,东邻中云村,西与东宋戈庄相接,隶属中云街道办事处管辖。该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发展二、三产业的黄金地段。全村共有378户,总人口1081人,1996年人均收入7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33000元,2002年人均收入6800元,经济总收入1.24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670万元.
1992年被授予青岛市文明村庄标兵,1999年被授予青岛市五个好先进党支部社会主义文明村庄,连续九年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妇代会,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青岛市花园式单位,青岛市计划生育模范村,青岛市计生协会先进村,青岛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村,青岛市绿色村庄。
经济状况第一产业自互助组合作化以来,本村粮食产量均在200公斤以下,自1973年兴修水利改造农田,使粮食产量逐年增收,在74年至76年期间打机井4口,修水库2处,到79年粮食产量己达到了400多公斤,解决了响堂村民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工企业的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现在全村共有耕地90亩。
第二产业该村工业始建于197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较迟缓,收入很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拉动,党支部带领群众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工业,先后建起了机械厂,胶木厂,针织厂,榨油厂,铜铝铸造厂,汽车修配厂,建筑公司,旅社,电子研究所,焊接材料厂,商店,沙发厂等十几家企业,就业人员达300多人,到200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6800元,固定资产总额2000多万元,年上交国家税金670万元。
第三产业1964年购入磨粉机建起了磨房,之后又逐步办起饭店,旅社,建筑公司等集体企业,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私营企业十几家,个体工商业户百余家之多,有内资5处,外资2处。
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该村抓住机遇积极拓宽经济发展渠道,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995年与韩国中元公司签定协议,引进中元不锈钢有限公司。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投资条件,促使外商积极投资。1997年又引进了韩国朝光涂料有限公司一处。
村庄建设进入80年代投资兴建硬化道路,美化绿化街道,90年代建二层楼房,向高层楼房居住,近几年全村建设5层以上的楼房12000多平方米,在杭州路建网点一处,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村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事业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特别要求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更为重要。80年代该村建起了托儿所,实行免费入托,后又不断改善办园环境。92年投资80万元兴建了响堂幼儿园,后被命名为青岛示范幼儿园。村里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等,每逢节日参加有关演出,曾多次受到胶州市表彰。1998年投资10万元兴建了“夕阳乐园”有图书室,门球,乒乓球,桌球等几十项娱乐设施,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晚年生活幸福快乐。村民家中,家家有电话,户户有电视,有摩托车的家庭占95%以上,家庭拥有轿车和运输货车70多辆。村民子女考上大学以后发给奖金400、600、1000元,凡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的养老金由每年180元增加到每年400元,对独生子女实行了备用金保险制度。全体村民免交五项统筹费,被评为五好的家庭每人奖励30元,种地的农业户耕种浇水的费用全部由村负担。
联系电话:86-0532-8723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