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基本资料

胜利社区介绍

2019年12月,胜利社区被授予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胜利村(居)

村庄由来胜利村有史可考乃从明朝开始。明洪武二年(1369年),胶州城区西南部1.5公里处,有3个以烧窑业户为主居住的邻近村落,人们据其所处位置,分别将其以西窑头、北窑头、南窑头命名。城区西南1公里处有明朝将军连洗之所建家园1处,人们将其称为连家园,虽该园明朝被毁,但因百姓在原址上建房居住,其名一直沿用。城区南部1.5公里有明朝曾任浙江绍兴知府杨可久所建家庙1处,人们将其称为杨家庙,庙宇虽于解放前被毁,但因该处渐成群众居住之所,故一直沿用其名。清朝末期,胶州城内赵氏大户在城南2公里三里河以北建宗族墓地,在墓地北侧栽植17余亩橡子树林,树林北侧初由守墓人居住,后逐渐形成村落,遂以橡子树林命名。日伪时期,橡子树林虽遭日军伐用,但村名一直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胜利村的存在形式就是6个自然村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村合而为一,始称胜利村,相沿至今。

政区人口

胜利村隶属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北接中云街道办事处方井居民委员会,南靠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东邻阜安街道办事处南坦村,西连中云街道办事处河头源村。东西横距0.8公里,南北纵距1.4公里,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村庄经济的发展,原连接各个自然村的土地,逐步被城市建设征用和胜利村工商企业利用,使农村户口单一的村落,涌入了大量城市居民和外乡迁来人口。1995年,根据胶州市对城市居民实行属地化管理的规定,组建胜利居民委员会,实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2005年,全村有478户,1380人,无可耕地。

经济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胜利村的经济基本是以农业为主。70年代初,工副业始有发展。1979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视发展工业企业,先后建起水泥预制件厂、安装队、矿山机械厂、电缆厂、建筑公司等20余家企业。1990年开始,村庄充分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到2002年先后引进青岛台一制帽有限公司、青岛喜结皮衣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外商独资企业,带动了村庄经济的大小发展,成为胶州市外向型经济先进村。2005年,全村完成经济总收入4.3亿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2.2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9600元。

村居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住宅均为平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住房逐步改善。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在杨家庙前、围城河以北,规划建设了二层楼小区,建设二层楼126套。90年代初期开始,对沿街村民住房,从连家园小区开始,到北窑头、南窑头小区等进行开发改造,先后建起高层村(居)民楼24栋,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1983年,胜利村实施《胶县县城总体规划》,对村内街巷进行彻底改造,修筑水泥路面,使街巷路面平坦,雨、污水排泄流畅。至2005年,胜利村平房区域街巷均进行了水泥硬化。经市政府投资拓宽后,村内自北向南的广州南路,成为胶州市纵贯南北的一条道路。村南部横贯东西的扬州路成为胶州市南外环路,2001年,随着胶州城区的南移,扬州路逐渐成为胶州市横贯东西的一条中心道路。

社会事业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委加强村民文化大院建设。1999年春,村两委对村民文化大院重新进行了规划建设,建起了200平方米、可藏书10万册的图书阅览室;建起了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健身室;购置了价值6万多元的多功能健身器、按摩椅、乒乓球台等器材;建起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村民礼堂,室内有霓虹灯和音响,既可召开村民大会,又可开展文娱活动;建起桌椅配套,能容纳70人学习的科普夜校、家长学校。通过对村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展板7块,各种图片200幅,建起了“荣誉室”。同时对办公楼大院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成为群众晚间活动的灯光舞场。1981年5月,建起了胜利幼儿园。21年来,先后投资250多万元,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并对全村幼儿实行免费入托。胜利幼儿园先后被评为青岛市“一类幼儿园”、“示范幼儿园”。1986年对老人实行退休养老制度,凡男60岁、女55岁的老人,每年按2000元至3000元不等领取养老金。深入有效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创“三户”(双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群众以争做“文明村民”、“文明家庭”为荣。连续10多年被评为胶州市“十强村庄”、青岛市“百强村庄”。

联系电话:86—0532—87211629

胜利社区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