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蒲场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古集市蒲老场而得名。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蒲场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蒲场镇位于绥阳县西南面,地理坐标:东经107°01′—107°06′、北纬27°49′—28°03′。西与汇川区板桥、四渡、高坪、金塘等镇(乡)毗邻,北靠枧坝镇,南临汇川区、团泽等地,距遵义市26公里,距县城10公里,S207省道横穿镇城南北,全镇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2132万亩,其中田1.8805万亩,土1.3327万亩。人口3.9万余人。
蒲场坝区属全镇17个坝区之一,0蒲场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驻蒲场镇老街。辖七九、新场、沿河、大溪、大桥、儒溪、蒲场、高坊子、居委8村1居,21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3.9万余人,总户数9092户,其中农业人口3.7350万人,非农业人口2076人。全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高山、半高山,坝区并存。交通便捷,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常年降雨量1140.72毫米,无霜期285天,年日照数1114.2小时左右。
-行政区划
1980年,儒溪区辖蒲场镇、高坊子、大溪、大桥、双龙、牛心山六个公社。1984年4月,6个公社改为6个乡(镇),1992年7月建镇并乡撤区后,由蒲场、高坊子、大溪、大桥组建蒲场镇。原儒溪区撤销,牛心山、双龙2个乡划入风华镇。蒲场镇辖蒲场、大溪、大桥、高坊子四个片区,28个村,1个居委会,265个村民组。2002年撤销管理区,合并小村组建大村,合蒲场、南华、平原、前锋、蔬菜5个村组建蒲场村;合选民、皂芽、朝阳、太平4个村组建儒溪村;合五星、长安组建高坊子村;合关岭、富强2个村组建七九村;合高枧、新民、天桥3个村组建新场村;合沿河、中村2个村组建沿河村;合大溪、高群、长江、水坎、南山5个村组建大溪村;合大桥、河峪、星星、上寨、中河5个村组建大桥村。蒲场街道设居委会1个,全镇共计224个村民组。-经济
蒲场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辣椒、果蔬等。全镇围绕“山上烟椒、坝区蔬菜、路边经果、小区畜牧”的思路,高山地区发展烤烟,半高山地区突出朝天椒,公路沿线大力发展经果林。坝区以定单蔬菜为主,常规农业为辅,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已形成以蔬菜、烤烟、辣椒、畜牧业、经果为主的五大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主要依托S207省道距遵义、省城近的优势和土地、阳光、农民种植水平较高的资源优势。着力抓好以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新产品定单调整结构,形成了基地加农户加公司的生产体系。小城镇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城镇面积由1998年的0.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6年的1.9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98年的3280人增加到1.0530万人,镇区商业户由1998年的191户增加到1055户,城镇化率实现了年递增2个百分点的目标。被列为全省10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蒲场旅游有后水河、天门奇观、仙岩溪瀑布、马斑岩瀑布、龙泉洞、雄师回首、骆驼峰等风景区,还有崖龙湾休闲中心,蒲场传统特色卤鸭子、酱爆肉等特色饮食也成为蒲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利
蒲场镇位于遵义县之北部,绥阳县之南部的交界地区,四面环山,中心一平坝,名曰七甲坝。其北接于风华镇,西北上而为八甲沟,正南为九甲坝,东西面皆重山峻岭。中有一丝带之河,上源自九甲五星水库,逶迤北流,至七甲时汇于螺江河,此河将蒲场各地连为一体,垂柳依护,鳞波泛起,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奔腾的活力。河东地势平坦,良田万亩,是本镇的主要粮食产地。镇中心位于螺江河与贵州二′七省道交叉之地,交通便捷,人口密集,是绥阳县的三大重镇之一。城镇建筑皆集于公路二测,从南至北,整齐划一,而乡村房屋皆靠山而建,因此,蒲场形成了山川,土地,乡村,田园,城镇,田园,山村,土地,山川的南北向清晰的丝带状的对称分布,民风淳朴,教化盛行,正在社会的变革中展现出她的魅力。我与家乡
九甲之上,有一水库名为五星水库,湖水澄澈,河风清凉,是为其地主要的水源,用以灌溉农田,八甲之上亦有一水库,源自西山之间,东向奔流而来,是为螺江之干流,大桥水库之水是整个蒲场镇的灌溉用水的主要源头,而村中之民,则以饮山泉为主。大小山泉皆源自东西山脚下。泉水清澈见底,寒凉异常。养育着整个城镇上万的人口,还有大群的禽畜,鱼鸟等。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句农谚,正是贵州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到家乡,也不得不说山。或许,山本身并未给百姓带来多少财富,但是我们爱山,就像爱父母。蒲场东面的山带名为茅盖山,以其形如蒸饭用的茅盖相像而得名,但各处的山名又大不相同。其实山给我们的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大山教会我们,要生活,就得敢于面对困难,就要敢于走出去,不怕苦,不怕累,要敢于征服性格弱点,把握前途。大山教会我们的更是人生真谛的领悟,人活着可以很渺茫,也可以很伟大,如果不善于发现自我,磨练自我。挑战自我,就像山脚下的人,看什么都要昂头,如果注重自身修养,敢于创造,敢于攀登,任何事实浮尘都到了眼下。这,就是高原人的高度。大山带给我们的,还有无穷的趣味,和奇观,当我们有意或无意走进山林之中,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机器的喧嚣,充斥的是鸟兽的言语,置身在草木之间,感到的,有时似在翱游天地,有时却又好像在参与一场战斗,因为蓝天白云下,黄花绿树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毒蛇,豺狼在奔忙,不过害怕的往往是它们。
蒲场气候虽然不至于真的天无三日晴,但一年到头,朗朗晴日确实远不到三分之一,一般在盛夏有三十天的大晴天,那只不定就会闹干旱了。阴天和雨天较多其他地方多,尤其是春秋两季,阴雨连绵,所以当地的传统木屋都是斜顶的,否则就会漏雨。这种气候是当地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
雨多,云朵,雾多,雪多,天气变化快,四季风景变化也很分明,这大概是乡里有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出现的原因之一吧。
天时
蒲场的历史,我等也不是很清楚,因为遵义的大多数百姓都是从外地迁来的,而且大多是在元明清时期,为避乱而南下,西行的。比如我家祖籍江西,至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因何事,这些在香火上都有明示,年长的人大多知道。而且有些远亲现在还知其名字。
我们这一代较为清楚的是民国后的历史。据说因为蒲场镇地势平坦,物产丰富,所以一直还算平安,只是在文革饿饭的时候,死了好多人,一部分迁到山上去了,而四川(包括重庆)的人也大量南下。山上的人一部分回来了,四川的人也一部分回去了,其实遵义和四川重庆文化上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政治上被划开而已。改革开放后,国家注重生产,蒲场镇的经济也有了很快的发展,并且培养了很多人才,同时在风化上因为没有大量的人口流动,以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很多古老的文化习俗还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我所十分自豪的一件事。因为当我走出家乡,才发现,自己曾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觉得毋庸置疑的一些概念,在其他地方早已荡然无存,比如风水,历法,古代的礼治思想,神话,传说,几乎是每个人都会学的,到外地居然有些人还不知道是什么。书法,戏剧,门联,建筑风格;节日,称谓,甚至我们的方言,每一处无不浸没在浓浓的传统中,如果你是一个外地人,在过年的时候,或者亲朋有酒宴在这儿。留意一下这儿的各种程序,就会发现,其实我们除了着装变了以外,在内涵上,是没有多大变化的,这对于我们这些二十的青年来说,苦心追逐,以为已经失去的时代居然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多么的荣幸!我们必将通过努力成功地修复心中那美丽的的家园,虽然这样的路很长!复兴,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
-人和
曾经有一段苦楚的岁月,或许,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才愿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然后我们只是作答“放心吧,我们绝不会让这样荒唐的历史重演。”但是他留在我们心中的烙痕,确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幼年的岁月,让我们学会了忍受,学会等待,学会奋进,学会分享。希望有一天当我的孩子们还年轻时,我们一定要把为人的事理给他们说过通透,希望他们谨记那一段岁月,更重要的是,学会待人,学会生存。即使天变了,地变了,我们的心,没有变,何况,天还是天,地还是地,他们依然那样的伟大,身为蒲场人,自信过人生。
现在,我们每次回家,望见故乡的山山水水,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碰到父老乡亲,总忘不了问声好,每到佳节,家人来到一起祭祖,收庄稼,吃饭,聊天,散心,好不欢喜。每一次会去都有一些变化,于是我处处留心,生怕这美丽的家乡,变得陌生。我们会不懈努力,捍卫自己的家园,这就是吾辈奋斗的目标吧。
政府
蒲场政府坐落在七甲坝北面,蒲场大街的中心,掌控着整个市集乃至整个城镇的发展,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后面是狮子山,由于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结构正在全面优化。
学校
儒溪中学是蒲场镇初中高中一体的唯一一间县级中学,在镇政府西北面,省道和螺江河的中间,原为关帝庙,毛时代大多数固体建筑被摧毁后儒溪师塾被建成当地的中心中学。由于蒲场的地理优势,处在遵义和绥阳的边界,近几年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农业特色
蒲场镇是一个小盆地结构地形,既有大山四面环绕也有连野平畴,这使得蒲场成了绥阳三大产粮重镇之一,蒲地区以水稻,油菜在田间轮种,玉米,土豆在土中轮种,再兼种其他粮食蔬菜作物,如辣椒,豆类,红薯等。其中辣椒作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由于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地方饮食也相当丰富。依靠粮食种植带动畜牧养殖是地方循环生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养殖耕牛,猪,羊,鸡鸭鹅,猫狗兔鱼之类。采集山上药材也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途径之一。
工业建设
贵州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日本侵略者投降前没有打过贵州独山,解放后国家在当地建设了大量的军工厂,黔北地区尤为突出,蒲场镇的西面五三一,五三三,南面的四0九四0七,都是大型的军工厂,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战略调整,大多数军工厂,迁至大城市,但五三一任然还在生产大量军事武器。其他的都已人去楼空。蒲场的工业正在朝着和农业衔接的方向发展。
处在喀斯特地带的云贵高原地区,蒲场的石灰,水泥,砖瓦生产瓦窑过去特别多,考虑到污染问题,近几年瓦窑都被炸毁,在三叉路口的广林水泥厂成了全镇最大的工厂,周围也建起了相关联的砖瓦,石灰等小厂。不过,随着信息时代的来领,山里的发展和沿海城市的发展差距太大,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外出打工流动人数占到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这不止导致地方经济建设的冷落,也使得外来文化对地方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不过外出的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这并没有影响主流意识。
文化特征
蒲场人几乎都是外迁进来的,处处的村庄往往都是以姓氏命名的,集市成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地方,蒲场人有自己严谨的信仰,主要体现在宗族,习俗,文化态度上,每个姓氏的村庄都以各自的香火祭祀祖先,香火是以天地君亲师位书写的堂屋牌位,中间是祖先圣贤,楹联则说明家族堂号来源。每年的新年(一年之始),大年(正月十四,亮灯祭祖)元宵,清明(祭祖),小端阳,大端阳(缅怀大诗人屈原),七月半(祭祀荒野鬼神),中秋(聆听传说,团圆),重阳(丰收,登高),冬至(过年开始,可以杀猪了),除尘(腊月二十四),除夕(小年,家庭团圆,欢度一年)都是当地人所过的节日。西历的任何一个节假日不被作为节日。宗教方面,大多数人信奉道教,但混有佛教,现在佛教已逐渐丧失生命力,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开始内传,但除市集,部分文化落后,经济发展较快的村落接受外其他绝大多数已只信仰道教。而且基督徒会受到很严重的歧视,死后同族人大多不会再去祭拜,还会遭到唾骂。蒲场从明清到民国,共和国没有多大社会动荡,基本思维还是封建时期的儒家占主流,子女降生后都遵从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学习不好再另谋他路,十分注重文化培养。
1.蒲场村:蒲场蔬菜南华前丰平原5个村
2.儒溪村:朝阳选民皂牙太平4个村
3.高坊子村:五星长安2个村
4.七九村:关岭富强2个村
5.新场村:新民高枧天桥3个村
6.沿河村:沿河中村2个村
7.大溪村:大溪南山水坎长江高群5个村
8.大桥村:河峪大桥中河上寨星星5个村
9.街道居委会
百里油菜花海
百里油菜花海绥阳多盆地,贵州省19个万亩以上的大坝,有4个在绥阳县。这4个万亩大坝,由南向北沿207省道分布在蒲场镇,洋川镇和旺草镇,构成了闻名遐尔的“黔北粮食”。这里的农业生产,代表了黔
后水湖
后水湖是贵州省第二大人工湖泊。湖面长7公里,最宽处0.5公里,湖面面积2000亩。湖区内洞、林、山、水、泉各具特色,碧波荡漾,山幽湖静,水鸟成群,春日杜鹃,秋日红枫,令人赏心悦目,是泛舟、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