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民政厅命名高洞村为贵州省第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高洞村位于长沙镇东部,辖7个村民组,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38.8亩,有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6名,2002年11月撤小并大村,建立高洞村。
由于小村前的区域局限性,小村之间各自为政,很难做到资源整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刚成立高洞村时,没有办公场地,没有一分办公经费,村两委一班人,首先是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挖掘经济潜力,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并举。第一年改造修建回龙坝和鲤鱼田两条石板路,解决了1000多人出行难和资源运输问题。通过一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有了转机。由于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很难适应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2004年着手建设办公大楼,2005年7月投入使用,并且按市场运作模式,逐步化解债务。
“要得富,先修路”的口号下,在2005年,村两委抢抓机遇,及时召开了群众代表大会,制定了乡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拉开了乡村公路建设的序幕。两委负总责,主要成员分片负责,让群众选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账务资金的收取和支出,两委负责群工协调。很快,高洞至曾家园、高洞至玉家沟、团石包至瓦厂沟、玉家沟至大圈沟,大院子至太公山、毛狗岩至砖房头几条支线先后动工兴建。仅仅两年时间,全村通村公路里程22.5公里,辐射全村原17个小村民组中的15个。
乡村公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农村和城镇的距离。全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历年完成“四在农家”创建3个,惠及108户共367人。一幢幢新房相断矗立起来,一条条水泥路把各家各户连接起来,一车车资源在往外运,一辆辆摩托车在奔驰。种植业和养殖业蓬勃发展,建成了石斛基地一个,高洞竹地板厂、预制厂先后落户高洞,解决了全村240多就业人口,经济提升2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00元。
现在,支部正在以“保畅公路大动脉,建设产业大村”的发展主题,以“竹业促进致富,乡企促进就业,石斛乌鸡促进增收,民约促进和谐”的发展思路,以乡村公路为依托,在全村兴起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林下乌骨鸡、石斛种植的主体模式,发展手工业和竹编业,做到物尽其用,强力吃进毗邻资源。“以路养路,以资源养路”的乡村公路养护模式加强乡村公路管理,从而巩固了两个竹企业更好地发展,解决了更多就业人口问题,为群众谋求更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