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基本资料

西安介绍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69平方公里.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着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6亿扩大到12亿以上.
西安是科技发达、创新力强的城市.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立科研机构66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在校大学生63.2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余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92%,列全国第一.全市18岁以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居全国第一.这里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都是西安研究制造的.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277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4亿元,增长14.5%.经过多年发展,西安目前已建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八大发展平台,高新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六个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开发区之一,经开区全力打造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制造业基地,曲江新区是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浐灞河生态区正在筹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些开发区(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西安是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西安北濒黄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的秦岭,自然景观优美,令人留连忘返.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备,城市道路、绿化、供气、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燃气普及率97.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日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日,在北方城市率先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通过实施"大水大绿"和"蓝天碧水"工程,重现"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人居环境质量显着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2%,2009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已成为人们休闲居住、投资创业的向往之地.
未来一段时期,是西安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西安市第十一次-会提出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发展目标,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3%以上,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到2011年力争达到3500亿元,人均超过4500美元,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努力在全省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行列,在西部地区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梯队,在全国率先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2008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从国家层面对西安的定位是: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成为国家级经济区,西安将在国家区域发展中担当重要的战略角色.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西安的明天更美好,让西安的市民更幸福.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更是各地朋友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到西安来观光旅游,创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属陕甘宁边区辖市;1950年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西安市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12日,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解放初期,西安市设12个区,其中城区8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个乡.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个.1958年11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960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1961年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2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4个.1966年6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安市.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1972年恢复原名.197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1980年3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县.1997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后,西安市共辖9区4县.2008年3月7日,经市0研究并报省0批准,撤销长安区王曲镇、鸣犊镇二乡(镇)的建制,设立相应的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不变,以原各乡(镇)0驻地为街道办事处办公驻地.至年底,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
2022年10月,中国106个大城市名单出炉,西安市排名第10位,为特大城市.
202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西安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年8月,西安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2022年7月,西安市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6月,西安市上榜中国城市引力100强第11位.
2022年6月,财政部公布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西安市上榜.
2022年4月,西安市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1月,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炉,西安市位列第24.
2022年1月,西安市被命名为2021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西安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西安下级行政区地图导航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