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安家乡因安家河而得名。这里河水清澈、山林茂密、土地肥沃,是个鸟语花香、气候温和、景色秀丽、水草丰茂、环境清幽,十分适宜人们安居兴家。很早以前居住在此的有“安”姓族人,因为勤劳和乐善好施终得天时、地利、人和,逐渐发展成为本地最大的名门旺族,倍受乡邻的尊敬,树为治家立业的典范,故赠名为“安家”。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安家乡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7月,安家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安家乡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安家乡地处郧西县东北部,距离11公里。版图面积234.05平方公里,耕地13018亩,森林107505公顷。平均海拔580米。东邻郧县大柳乡,西与城关相连,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两县唇齿相依,南与河夹镇接壤。全乡辖13个村,68个组,3975户,13279人。境内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山高林密,险峻苍翠,多泉水清。五里河、五龙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年均流量2000万方,水能丰富。属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期270天,年降水量600MM—780MM。土壤酸碱适中,适宜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栖,植物1345种,动物150余种,其中名贵中药材400余种、珍稀动植物30多种。
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境内始祖文化底蕴深厚,据《中国国情大事典》记载,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神雾岭白龙洞古猿人遗址,有距今100多万年前的古猿人和59种古生物化石,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30万年。神文化内涵丰富,《封神演义》讲述的殷商之战,闻太师战死绝龙岭(今神雾岭)、姜子牙大战金鸡岭、姜子牙藏袍金鸡洞、黄天化葬身何家井等神话传说均可得到引证。神秘而传奇的五龙河,其黑龙庙、涧池庵娘娘莲花庙,引人追忆远古。五里河千年“铁佛古寺”,石壁依稀可见“秦楚通商”四个朱红大字,由清朝知县翁吉士留书鉴证当时商贸之兴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新四军都曾在此浴血奋战,其英雄事迹激怀壮烈,激励后人。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境内的五龙河景区于2001年发现,集大流域、大生态、大龙潭、大溶洞、大瀑布、大峡谷于一身,全长56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纵贯鄂陕,地裂五河,水育五龙,山接五岳,共有五大景区组成,即龙门景区、龙潭景区、龙峡景区、龙女景区、龙宫景区。景区内山峦叠障、四季常青、风景如画、交相辉映。素有“人类始祖,恐龙故乡,神奇峡谷,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美称;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叶、严冬咏雪的旅游、休闲、娱乐、疗养、探险、考古胜地,被誉为鄂西北的“九寨沟”。经省、市旅游专家认定,可开发成AAA-景区,是武当至西安旅游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沿革:
解放前以安沟、八道河得名“安道”,为安道乡。
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安家乡大部分地区为郧西县第四区(区住址神雾岭,下辖村有安家河、八道河、三官洞、何家井、燕子山、傅家河、康家坪、有水沟、祖师殿、申家坡东寺、毛獭、雷家河、三岔、莲花、狮子沟、何家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调为十一个区属郧西县第十一区(下辖傅家河、八道河、祖师殿、封火墙、三官洞、马家坪、神雾岭、燕子山、何家井等9个小乡区政府驻地安家河);1956年春,全县由1镇11区划1镇6区,将十一区划为河夹区分为安家、申家两个乡;城郊的秦家划入安家乡。
1958年秦家划为城关东方公社,申家、傅家、有水、店子四个乡为星火公社;何家井、三官洞、八道河三个小乡为东风公社。
1961年撤销大公社,将星火、东风两个公社并为安家区辖东风、傅家、店子、有水、八道河、三官洞、何家井7个小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安家区改为安家人民公社,辖东风、十王寺、八道河、三官洞、何家井5个片(将原店子公社的成丰、安岭两个大队划归城关,有水公社划归茅坪公社)。
1976年星火大队划归县神雾岭茶场管辖。
1984年实行农村体制改革,政社分开,恢复区、乡名称,安家区辖神雾岭、十王寺、有水、八道河、三官洞、何家井6个小乡。
1987年撤区并大乡,将安家区划成安家乡和三官洞乡。
2001年4月份区划调整,将三官洞乡的八道河、龙王沟、元门、东槽4个村并入安家乡管辖,全乡共有安家河、神雾岭、田坑、杨家河、瓦房沟、长岗岭、燕子山、康家坪、十王寺、有水沟、藏王沟、卸甲坡、梅子垭、五里河八道河、龙王沟、元门、东槽18个行政村。
2003年将长岗岭-燕子山,卸甲坡-梅子垭,田坑-杨家河,八道河-龙王沟,元门-东槽合并,共13个村。
2006年,县政府批文,将长岗岭、燕子山,田坑、杨家河,元门、东槽,恢复原行政村区域,全乡共16个村,(对上为16个村,对内合并村体制不变,仍为一体,一套班子),75个村民小组,3942户,总人口12328人,其中农村人口11037人,劳动力为6165人,安家乡政府驻地安家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