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以其所在地地形地貌及地理特征综合命名。其境内白沙河是房县四大河流之一,故称沙河乡。原称八道河,是从房县城到襄阳郡的古驿道至此要趟过的第八道河流。又曰:其境内八条山川河流从不同的方向在此汇入白沙河。
房县辖乡。1949年为沙河区(六区),1958年为沙河公社,1961年设区,1975年复为公社,198年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边沿,距县城65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1.4万,南接316国道。辖园岭、田家湾、竹园、万家坪、白果园、九龙寺、青坪、鹰嘴石、新堰、黄兴观、火光、油房沟、新建、五塘、娘娘崖、香白、金竹、高峰、朱家坪、朝阳、花鲈沟、姚家坡、沙河让、陈家湾、余家河、茅山、邢家湾、八庙坪、绿水、龙踞沟、张家沟、唐家坡3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黑白木耳、香菇、生漆、桐油,名贵药材齐全。1931年红三军在此建立过苏维埃政权,1947年中原突围在此进行多次战斗。.
历史沿革:
汉末,此地是荆州通往川蜀的必经之路,宋末房县改属襄阳郡,明洪武年间设驿道,在此设有店铺驿站遂形成居民点,多有荆襄难民沿驿道西行,沿大道两旁入深山开荒种地,明朝中期设保甲乡里,治理地方。
清光绪七年(1881),设八道河联保,由沙河团所辖。
1934年成立沙河乡,归二区所辖。
民国二十四年改称八道河联保下辖6保,归青峰镇所辖。
1936年废联保为乡,改称八道河乡。
1946年复为沙河乡辖11保,归县直辖。
1949年8月,成立沙河区。
1950年4月改称六区。
1956年3月改称沙河区,辖沙河、班河、双坪、万峪、大兴、长青、苏坪、峪河、建山9个乡。
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分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改沙河区为沙河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复为沙河区,辖11个人民公社,70个生产大队。
1975年3月撤区并社,撤销沙河区,将建山,沙河,双坪,大兴四个公社合并为沙河公社,归县直辖。
1977年4月,沙河公社与万峪公社合并,称“万峪公社”,公社管理委员会设万峪河。
1981年2月,“万峪公社”更名沙河公社,公社管委会转八道河。
1984年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沙河区,辖魏家坪、五塘、朱家坪、沙河店、三岔河、班河、峪河、万峪河、老人坪9个小乡,58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撤区并乡,成立沙河乡,辖沙河店、峪河、朱家坪、三岔河、五塘、魏家坪6个管理区27个村。
2001年4月,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销管理区,合并村、组,沙河乡辖13个村。
现沙河乡辖12个村,0.83万人,230.5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