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自学修仙的人得了一匹神马。有一日,他骑着那匹神马外出游耍,行至沐河村“五牙径”地方,远远看见福水坳有八位神仙围着下棋。他自知法力不及,不敢再骑马前行,便下了马。因马没有拴住,夜间竟跑过翁源县境内偷吃禾苗。成片的禾苗,一夜之间被食个精光。当地人发现后立即追捕,结果连马尾也没有抓到一根,反而被神马踢伤了数人。没法子,只好杀鸡杀猪请土地神查捕。土地神急忙向玉皇大帝告状。玉帝闻奏大怒,派雷神将此马劈为两截。结果马鞍飞到了从化县吕田地带,马尾抛到了连平县隆街地面,马头就落在了新丰县的“福水坳”,变成了一座奇异的“马头石”。后来,在马头石附近建起的墟镇,便叫做“马头镇”,并一直沿用至今。
2020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马头镇榜上有名(蔬菜)。
马头镇管辖原大席、石角、马头3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3个社区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53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4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97人。马头镇政府驻马头圩。
1、地理位置
马头镇位于韶关市新丰县东北部,西距县城14公里,东接河源市连平县、东源县,属珠-东江上游。境由105国道与省道1910人线贯穿构成的道路交通网络,北连江西、达北京,南接广州珠三角地区,达深圳、珠海,属新丰县东部经济贸易较为兴旺的乡镇,2002年被省列为县级中心镇进行规划建设。
2、自然地理
马头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势落差大,中部属于丘陵区。全镇山地、陂地多,平原少,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河谷中。森林面积为18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73%,主要以松、杉及其它阔叶林木为主。
镇内河流主要以新丰江、羌坑河为主,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万千瓦。但农业用水较困难,属于较干旱的农业镇。
3、历史沿革
据新丰县志记载,马头镇墟市始建于清初,位于福水、乌石岗、军屯地交界处的新丰江畔,因墟镇的西北有一小山,形似马头而得名。1959年因国家建设新丰江水库,墟市属水淹区,故迁移至现今湖塘村建新墟,并建镇治所。马头始建行政区域均隶属新丰县管辖,清时称都;民国时期改称二区;解放后55年冬撤数字区改为马头区,后称马头人民公社,文革后期分别从辖区内划出石角、大席两个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公所建制,后撤区设镇,于2005年12月底,大席镇、石角镇再次合并为马头镇。
4、人口民族
马头镇总人口为42414人,其中农业居民39711人,镇街居民3225人。人口密度小,仅为128人/平方公里。外出人口达811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8.63%;外来人口仅为1802人。人口素质相对比较低,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占人口总数78%。汉族占99.99%,只有因婚嫁而来的满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5、民俗方言
马头镇民俗均按客家人传统习俗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历代相沿的风尚、礼节、习俗有的兴盛不衰,有的随社会变革而随之变迁,如现已废除土葬,改为火葬,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全镇群众几本是使用客家方言水源语系。解放前,马头已有雅盖基督教会堂,1950年基督教在新丰县范围停止活动。
历史沿革:
马头镇墟市始建于清初,位于福水、乌石岗、军屯地交界处的新丰江畔,因墟镇的西北有一小山,形似马头而得名。
1959年因国家建设新丰江水库,墟市属水淹区,故迁移至湖塘村建新墟,并建镇治所。
马头镇属地在明清时属长吉都的黄猄牙约、锡场约、严层约。
民国时期属二区。
新中国成立后,属第二区(1957年6月大席划归连平县管辖)。
1958年撤区改乡时属马头乡(层坑乡于1958年1月与马头乡合并为马头乡),后改为马头公社。
1962年6月,大席划回马头公社管辖。
1983年撤公社建区时,改为马头区。
1986年12月,改为马头镇。
2005年12月,石角镇属地与大席镇属地并入马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