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松东村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松东村希梧塘镇第一大村,位于梧塘镇东北部,距镇约2公里,东接东南村、九峰村,西与宋西村相邻,南接国欢镇南邻村,距区府约4公里多,北靠山岭,与萩芦镇田比邻,地势依山岭,南有牛山山丘,地形为平缓山丘盆地,阳光充裕,气候温和湿润,北部约有山地3000亩,太平坡梁道由西向东蜿蜒穿过,全村共有耕地1312亩,全村面积3.88平方公里,松东村由下埔、草坟亭、苍头、直巷、肖甲、岭前、埔墩、太平洋、白园、田螺坑10个自然村组成,划分为十八个村民小组。约有1021户,全村人口约4000人,其中男:2238人,女:1762人,农业户口:3700人,非农业户口:3000人,居民全部为汉族,全村共有肖、刘、郑、陈、柯、黄朱、邓、戴、邱等姓氏,此外,还有旅居印尼、新加坡华侨及港、澳同胞300多人。
松东村有一条从秋芦、白沙等山区通往涵江等地地沟必经古道(岭兜路),又是一条官府驿道,是秋芦、白沙等山区群众往来小憩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岁月风霜,风吹雨打,原石阶路有的冲毁、掩埋,解放后全村交通状况逐年改善,1980年后,陆续修建往各自然村沟道路共有8条;东南车路至四角亭厂1800米,宽7米;上林头至岭兜长1650米宽14米;太平洋至松西村长1200米,宽3.5米;田螺坑村到长6000米,宽3米;坑头坎至草坟亭长1600米,宽3米;白园村至下宫佛堂前、后门亭至石敢当用方块石修道的村道等。2000年后,涵引公路、霞峰公路、荔涵大道,相互交叉,贯穿而过,2012年,村两委发动村民及各界人士捐资重修岭兜路,恢复原貌,植树建亭,全村实现了道路水泥化,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实现了网络,有线电视、休闲广场,老年娱乐中心、强身健体等配套齐全的村庄。
自古以来,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由水稻、大小麦、花生、大豆、甘薯等,果树品种多样,以龙眼为主,栽培历史悠久,村民把鲜龙眼加工成桂圆干后运销全国各地,果树面积和品种是梧塘镇最多的一个村。果品收入为村经济支柱。松东林果场为村集体经济实体,创办于1957年,经营林地2950亩,管理人员7人,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全村创办企业有粮油加工厂、采石场、机砖厂和各种加工修理业及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1980年后,发现“绿豆青”石料,已成批开采,还有大批村民外出经商,或在各类工厂企业务工,过去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改革开放后已转变为次要,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建造新的楼房住宅,彩电、冰箱、电话、摩托车、从轿车也陆续进入农民家庭,而今,又有鞋厂加工厂、服装厂、茶厂邓在松东落户。
历史上松东的教育比较发达,未有“家贫子读书”的风气,最有民国25年(1936年),创办松板小学,1952年华侨刘秋亭带头捐资,群众献工,兴建教师校舍及其各级政府,历年来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资,至今,培养副军级干部1民,厅处级干部十几名,博士、高级总工程师十几名,为党呵呵国家培育了优秀人才。
松东村有古木,古迹多处,亭下潭边屹立的古榕树,是明朝隆庆华(1567年),树身直径1.5米,高10余米,覆盖面积达200平方米,树龄已有400多年,此外,还有“板厝走十七,白园走十八”别具一格的元宵“踏火”活动,吸引远近人士前来观望,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曾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农村公路建设先进村”第九届(2002~2003年度)文明村“平安村居”“全区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农村党的工作先进村”被市委、市政府定位“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特别是-的顺利召开,为送东炖新一轮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将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港城崛起、宜居港城”的发展目标,配合做好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城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稳定宜居的松东新村将掘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