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寮镇基本资料

湖寮镇介绍

地名由来:据文物考证,古时,湖寮镇中心村原是湖泊,有人于湖边搭棚寮以居,故称湖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湖寮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湖寮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湖寮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湖寮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大埔县辖镇。县府驻地。著名侨乡。据文物考证,镇中心原是个湖泊,古时,有人于湖边搭寮以居,故称湖寮(当地土著与外来人一视同仁和睦共处,又称“同仁”)。义招、万川县治均设湖寮村(今古城村)。清以前称同仁社,民国时置同仁区。1949年设湖寮区,后改乡、公社。1961年春县治从茶阳迁回湖寮后,仍为湖寮公社。1983年分设湖寮区和湖寮镇,1986年区并入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05.8平方公里(埔?城区域9平方公里),人口6.2万。茶上、湖银、湖陂公路经此贯穿县境。辖古城、岭下、下沥、葵坑、长龙、莒村、长教、龙岗、碗窑、长新、黎家坪、山子下、双髻山、密坑、河腰、双坑、大安、高道、新寨、进光20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办事处。乡镇企业以商贸、建筑、制陶、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蜜柚、水果和淡水鱼。1994年为亿元镇。“奕世流芳”节烈木牌坊在镇内。清代第一任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民国时的罗卓英、吴奇伟、刘炜等,当代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何渠若,现代著名作家杜埃,旅居马来西亚的爱国侨领萧畹香,均为此地人。

大埔泰安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县城龙岗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

奕世流芳牌坊(节烈坊)

奕世流芳牌坊又称节烈坊,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表彰吴伯灵之妻蓝氏而建。坊分两层,高7米、宽5米,土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牌坊以四柱作基座,左右两柱以砖块砌成,正中两

吴六奇墓

吴六奇墓位于大埔县湖寮镇。1961年发现并清理,地面仅存石人、石兽共四对,现竖立在大埔影剧院门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铭一方,鎏金铜冠一个,朝带铜饰四件,腰形玛瑙饰一件,陶明器235件,各种陶俑

江东小筑

江东小筑系民国广东省主席罗卓英的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的村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整个建筑进深34.2米,面宽41米,占地面积1402平方米,建筑面积1091平方米。“江

龙岗中宪第

龙岗中宪第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龙岗中宪第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通议第

通议第位于湖寮镇新寨村,是新寨旅外侨胞蓝镜清在南洋做生意赚钱后,于清光绪33年(即1907)所建。通议第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坐东北向西南,硬山式,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阴阳瓦面,共有房间1

历史沿革:

据文物考证,古时,湖寮镇中心村原是湖泊。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在湖寮村(今古城)建义招县城,安置来自北方移民,是客家人较早定居的地方。

原居民对后来安居此地的外来户一视同仁,故又有“同仁”别称,“湖寮”与“同仁”之地名从此并存沿用。

清史籍称同仁社。

民国时置同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湖寮区(乡、人民公社)。

1961年,县治从茶阳迁回湖寮后仍为人民公社。

1980年10月,分为县辖湖寮公社和湖寮镇。

1983年冬,公社改区。

1985年4月,镇区合并称湖寮镇。

湖寮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