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村基本资料

文堂村介绍

2021年1月,文堂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0年11月,文堂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

2019年12月,文堂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9年6月,文堂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堂村离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区7个村民组,275户,1127人口,现有村委会是占地90平房米,拥有党员32人。

文堂,古称浑头和横头,位于祁门闪里镇北仙寓山麓。宋属仙桂上乡昼锦里,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都。

祁门民谚:一文堂,二渚口,三彭龙,四历口,说的便是昔日文堂在祁门西乡的位次和富甲程度。

文堂始居者为陈氏,据《陈氏家谱》载:文堂陈氏乃坑口竹阳坑始祖唐英烈侯彦文公的后裔。北宋徽宗大观3年(1109),彦文公15世孙陈嘉言由竹阳坑沿三溪河溯流而上迁居文堂,历经数代经营,室弟日增,子孙繁衍,村庄兴旺。因子孙分支多,每支一个祠堂,因而旧时村里祠堂不少,分别是仁和堂、修睦堂、光裕堂、一本堂、敦本堂、四维堂、永锡堂,此外还有支祠日新堂、新馨堂、敦宝堂、惊庸堂、本政堂等。如今这些祠堂多数已毁,只剩敦本堂、一本堂、四维堂和永锡堂4座。

文堂古可通达安庆首府,古道由清一色的石板铺筑,旧时道旁有凉亭、楼榭、庙宇等建筑。今日村头尚有一亭台保存完好。凉亭上首左向乃普护庵,庵虽已破,但雄伟气势不减当年。庵门右首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碑,文载:伯三公坟山合议禁约。此碑的目的是为整饬乡规,规范民行,严防村口树木、塘坝遭损等。

村前遗有一人多高的石质断墙,这是文堂旧时的护村坝。若沿转水湾河畔古道继续前行百米左拐,但见一堆青条石横亘道上,这便是奎光牌坊的遗址。此坊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高大恢宏,雕琢精细,其额坊、上坊、定盘坊及石柱浮饰图纹精美华丽。此坊是为明代苍崖公陈中立而建,毁于“破四旧”之时。如今青石仍在,默默地述说着历史。

村中古建筑以永锡堂最佳,这是文堂陈氏仕藻公一脉的古祠,是族人祭祖,议事,解决纠纷,规范礼制以及举行大规模活动的场所。该祠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陈舍升公之手,取名于《诗经》“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句。此堂占地广阔,气势非凡。尤以一对石鼓出名,其来历传说有二:相传石台阳坑头出了个李布政司,得知家乡修谱建祠,便找人造了一对汉白玉石鼓叫手下送达阳坑头,手下人未曾听清,以为是浑头,匆匆将此物送达浑头便丢了下来,这就有了今日永锡堂的汉白玉石鼓;另一说法是明代江西一陈姓-与文堂陈氏沾亲,文堂上村筹建永锡堂时,正值0臣严嵩被抄,其家珍贵宝物汉白玉石鼓就这样被当作礼物送往文堂栖身。

文堂自古以来,学者名流,代不乏人。这座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古代就出举人4名,进士2人。文堂“四山人”陈氏4兄弟——向皋、向敏、向荣、向秀均是知名人物,他们出生于明代中叶,弟兄4人出入同堂,幼时同师,学成同游,宗程朱之学,娴诗礼之义,暇则潜心艺文。4人皆能诗赋,尤擅书画,名震江南,合著有《池草集》。

文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三溪河从村前逶迤东去,碧波粼粼,河堤杨柳青青,翠竹婆娑。村中古有十景:飞龙晓日、峡山朝云、鼓楼书静、沧溪晚歌、江村夕钓、藻潭夜月、芳洲烟树、紫溪桃浪、西峰暮雨、历山远汉。惜今已多半难觅其踪。

往日的十景虽已不复见,但流逝的岁月掩不去这里的青山、绿水,如今的文堂愈加显露出一种别致的风韵。图为文堂村两棵古香樟树相依相伴。

永锡堂

永锡堂位于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上文堂组,时代为明。永锡堂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堂村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