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村基本资料

冈村村介绍

冈村村

一、村名由来

冈村村位于黄山景区南麓,隶属黄山区汤口镇。冈村古称江村,古时冈村两面环水(一面是发源于徽州、休宁、黟县三县交界的三县尖(小地名)的龙溪河,一面是发源黄山余脉的兴岭(小地名)的阮溪河),背靠来龙山,东南朝向,村内村外以河为界,河对面没有住户,是整片茂密的树林。龙溪河和阮溪河在冈村的水口汇集,东流经徽州区入新安江,整个村庄地形像一只巨船航行在江中,因此得名江村。徐霞客在《游黄山记》中记载:“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文中记载的是徐霞客当年游黄山时从白岳齐云山经冈村到汤口再上温泉的路线,文中的江村就是指现在的冈村。冈村在当时方圆百里内人丁最盛,明末清初,传说冈村人不知何因得罪一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将江村改为岗村(冈村方言中“江”与“岗”同音),意为让江村离开水到山岗上就不能生存。解放后,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将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推翻,因此有人提议将岗村的岗字头上的山去掉,就形成了现在的冈村,冈村因此得名。

二、地理位置

冈村村地处汤口镇南部,东与徽州区相邻,南与宁县毗连,西与黟县交界,北与黄山景区相联,屯黄旅游公路S103省道依村而过,是进入黄山风景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2008年3月,经过村级规模调整,原大岭下村并入冈村,冈村村现有24个村民组,有冈村中心村、灶坞、阮溪山、社屋坑、阮溪坑、大岭下、阮坑、长镇、小岭下九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3600余人,是黄山周边最大的行政村。

三、建置沿革

1958年,冈村村属歙县黄山公社管辖,1983年黄山公社改为黄山乡,1984年,原太平县撤县成立县级黄山市后,冈村划为黄山市汤口镇管辖,1992年撤县级市成立地级黄山市,冈村划为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

四、人文情况

冈村姓氏有蒋、范、戴、陈、张等,以蒋氏为主,其中蒋氏人口占65%以上,蒋氏起源于河南,唐朝末期黄巢起义,河南势局-,蒋姓为逃避战乱从河南-到安徽歙县沙汐村定住,后又迁入到徽州区洽舍牛头口定住,不久又从牛头口迁住到现今杨村乡的蒋村定住,大约在蒋世第17代(离开河南时算起为第一代),有蒋氏两兄弟从蒋村迁住到冈村,其兄就在现在的上冈村定居下来,弟弟就在下冈村定居下来,这就是冈村蒋姓迁住的历史经过。

五、基本情况

冈村资源以林、茶为主,耕地面积不足150余亩,林山面积79800亩,其中茶园4000亩,油茶3000亩,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村。到2009年底,全村共1005户,总人口为3602人,

六、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冈村现有0党员106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一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分设党小组9个,现总支委设7人,村委设5人,村两委实行交叉任职,两委成员共7人。平均年龄40.8周岁。村两委各项制度健全,村党员活动室设备齐全,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村委会坚持实行与各村民组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予考核,把工作实绩与年终效益挂钩,收到良好效果。

七、经济发展

村两委在历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稳定农业、发展加工业、搞活服务业、开发旅游业”的工作思路。一是要稳定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面积产量和质量,加快茶油产品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促进村民增产增收;二是要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发展林业,首先巩固原有林业资源,做到合理采伐永续利用;其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再次做到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建设沼气池,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力争做到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的。

在汤口镇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冈村是一个农产品加工服务基地。冈村现有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厂5家,是汤口镇骨干民营工业企业,茶叶加工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启动旅游就是利用本村位于黄山脚下的有利条件,在里三村开展“生态探险、漂流观光”旅游,组织游人从黄山游玩后来冈村漂流、垂钓、吃农家饭。村两委积极招商引资,使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在冈村早日全面启动。

冈村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两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利用冈村比邻寨西新区的独特优势,积极筹备小岭下新村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村民收入,使集体经济得到巩固和壮大。

冈村广大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按照村两委制定的发展经济工作思路,在奔向小康的大路上大跨步前进。

冈村村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