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村庄位于汤泉出山之口,得名汤口,镇以此村庄名称命名,故得名汤口镇。
2020年4月,汤口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汤口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汤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汤口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汤口镇,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黄山的大门,是国际旅游名镇。
汤口镇,位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南麓和东麓,隶属黄山市黄山区,东与徽州区富溪乡交界,西与黄山风景区相邻,南与休宁黟县毗连,北与黄山谭家桥镇接壤,东西宽18.3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为129.35平方公里,中心位置(汤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2’,北纬30°07’。全镇有6个行政村,74个居民组,分布在30个自然村中,全镇有3298户11178人。镇政府设在汤口。省市直及黄山管委会等43个单位常驻汤口,汤口镇现在所辖范围,从秦初(前211)置歙县至1983年12月,一直属歙县,其上属随歙县上属变革而改变所属郡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初属越,后属楚。楚、汉、三国时,先后属会稽郡、丹阳郡、新都郡。晋时,属新安郡。隋、唐、北宋时,属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称徽州。从此,经南宋、元、明至清,皆属徽州。民国时期,先后属安徽省直辖、芜湖道。安徽第七行政督察区、皖南行署、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7日,黄山、汤口解放;28日,歙县解放。1950年5月至1983年11月,歙县先后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专区,汤口镇现在辖区先后属歙县黄山区,黄山人民公社。198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建制,设立黄山市(县级)直属安徽省,歙县黄山乡(原为黄山公社,7月改为黄山乡,即现汤口镇)被划进黄山市。1985年1月,经黄山市人民政府批准,黄山乡改为汤口镇,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隶属地级黄山市,汤口镇隶属黄山区。
汤口镇6个行政村是:汤口村、山岔村、寨西村、芳村、大岭下村、冈村。镇政府设在汤口。
汤口镇的地质构造方向和山脉走向,同黄山风景区一样,基本一致,均为北东—南西向,是长江和钱塘江水系在安徽的分水岭,汤口镇水系,南由阮溪(源出兴岭)、浮溪(源出云门峰),流入丰乐河、练江、新安江、千岛湖、富春江至钱塘江入海;北由桃花溪、逍遥溪、香溪(以上三溪源出莲花、天都、桃花诸峰),苦竹溪(源出天都峰)、碧玉溪(源出炼丹、如信诸峰);流入麻川河、太平湖、青江至长江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