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醴泉村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村名单。
醴泉村位于青阳镇南部,原名南陈村,2006年6月6日更名为醴泉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660户,2540人,其中党员74人,村民代表39人。全村耕地面积1900亩,林地6000余亩,全村主要产业有运输业、石材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以种植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是靠镇内企业打工为主。
醴泉村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组织筹措资金,投资30余万元,新打机井一眼,安装自来水工程改善村民的用水问题;投资50万元,加大村内小街巷硬化力度,硬化村内小街巷,共2.5公里,9000多平方米;投资5万元,安装路灯,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投资5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改善,提高了办公条件。工作扎实到位,严格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极大的促进了醴泉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醴泉村支部,在带领广大群众走富裕道路的同时还加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建设。一方面,适应新形势下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强化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合作,增强工作合力。坚持“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每一项工作都提前交换意见,进行沟通,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以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为总抓手,抓好党员队伍的管理,常年坚持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使党员在工作中都走在群众前头。党支部还始终坚持把群众愿望与心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优化村内环境。
著名的醴泉寺风景区坐落于醴泉村南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美,坐南面北。大门两侧蹲踞一对石狮,迎门为文昌阁,阁上有殿,塑有文昌帝君神像。殿西有一古钟,径口2米,高3米有余,撞击之声,响彻数里。阁南为大雄宝殿,能容千人。中有释迦牟尼石像,系一巨石刻成,仅头部就有1米多高。殿后有东西两个跨院,东为范公祠、西为三星殿等,整个建筑完整和谐,浑然一体。现存有唐志公之碑与石佛头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醴泉寺作为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寺遗址和一代名相范仲淹的求学故地,仍不失为人们吊古励今的游览胜地。
醴泉寺志公碑
醴泉寺志公碑位于青阳镇醴泉村。715年(唐开元三年)立。碑高2.5米,宽1.1米,厚0.3米,碑座已坏,碑首断裂,正面碑文已模糊难辨,碑首刻文尚清晰,为“大唐齐州章邱县常白山醴泉寺志公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