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原名泥河,因刘河、水头河、玉仙河三条河流在这里汇合,雨季道路多泥泞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此村逐步形成巩县、荥阳、汜水、密县四县交界处的集市贸易中心。集镇周边村庄谷子种植面积较大,集街经营粮米的店铺不少,小米生意相当红火。加上当地居民马姓颇多,马忌路泥难行,马吃米料发膘。道光年间村中有人提议修改村名,士绅相商,因“泥”“米”音近,称呼方便,遂改“泥河”为“米河”。
2021年10月,米河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37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米河镇位列第733名。
2014年7月,米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米河镇地处巩义市东部,南依嵩岳,北眺黄河,东距河南省城郑州50公里,西距“九朝古都”洛阳75公里,位于东经113度,北纬34度,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9.2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区。
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90个村民组,11867户,52026口人,其中镇区人口4000人,农业人口48026人,耕地面积32475亩,人均耕地0.68亩。米河原名泥河,清道光年间易为现名。约1676年形成镇区。解放初期,米河老街曾成为荥、广、汜县(区)所在地。米河镇是巩县“四大名镇”之一,历史上有“巩东古镇”之称。1975年镇区移至两河口。米河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310国道、郑铝铁路专用线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境内已查明的矿产资源10余种,金属矿有黄铁矿、铝矿、高铝粘土等,非金属矿有煤、石灰岩、高磷土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亿吨,石灰岩储量达8000万吨。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得天独厚的发展区域经济优势。
米河镇是巩义市的经济重镇。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751.8万元(新口径),完成财政收入1930.7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98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郑州市110个乡镇第3名,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河南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卫生镇。
".
苇园瓷窑遗址
苇园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米河镇苇园村。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当地群众称为庙路河,又叫苇园河。苇园瓷窑遗址由此而来。小河将苇园村分为东苇园、西苇园两个自然村庄。苇园瓷窑遗址即分布于小河两岸,南北
福昌寺
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东临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刘公路50米,310国道200米,北紧靠延长山延长寨100米。该寺创建于唐,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
米北遗址
米北遗址属豫中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南25公里米河镇米北村北城岭台地上。1985年发现,1986年原巩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郑州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调查。东西宽110米,南北长3
巩义程家大院
位于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西北500米处程家寨,双楼河西岸二级台地上,东面为双楼河冲积平原。该院依山面水,三面环山,山上柏树茂密,附近有民居、厂矿,东北50米处为程家祠堂(子华子祠)。该大院坐西
历史沿革:
明代属赵封保。
清代初属坊赵里,后属仁里。
民国初属仁里,后属一区署、崇仁乡。
1948年属巩县第八区。
1956年属十区、小关区。
1958年属新中公社。
1959年划入郑州市上街区。
1961年成立米河公社。
1964年为巩县米河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0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