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镇基本资料

留耕镇介绍

地名由来:留耕镇辖区属典型浅丘小盆地,盆中央建集贸场镇一个,犹如一头牛在盆中滚澡,古人俗称“牛滚场”,后人为追忆盆中耕牛的辛勤耕耘、造福百姓,改为留耕场。

留耕镇位于江安县中部,县道江红公路穿镇而过,地形属四川盆地盆周边缘地形,全镇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两面的低山将留耕围成一个小盆地,浅丘和平坝交错分布在盆地内,土壤肥沃,主要是紫色土,气候为长江中上游流域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于1934年建乡,1958年为留耕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由原留耕、中坝、三块三乡合并而成至今,幅员面积47.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55亩,共有1个居委会,18个农业村,107个村民组,2000年末总人口为26845人,农业人口25399人,主要民族为汉族,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油菜、柑桔、蚕桑、生猪、禽蛋等,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型农业乡镇。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销路不畅,农民增收较少,而政府花去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日常的工作事务,对经济发展思路摸索显得较为滞后,针对这一现状,二十一世纪初新成立的党政领导班子,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出台许多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提出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可行性项目研究,大力招商引资,着力抓镇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可行性理论研究,确定了留耕镇目前存在有以下几项优势:

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优势。

留耕镇系长江上游流域范围,地形北高南低,北面的低山分水岭南侧所有水量,均纷纷自北向南流下,自然形成牟家河、洗布河和留耕河三条溪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人们根据独特的地形优势,在北面的低山间,投资投劳修建了仁家坝(小一型)水库和小岩口(小二型)水库,水利渠堰4条,总长度约95公里,溪河和水库的总蓄水量有565万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留耕人民的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水资源的开发和水产养殖创造了条件。

二、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其一,“金仙洞”寺庙是江安县除洪佛寺以外的第二大宗教人文景观,位于留耕西部边缘海拔约500米的山崖,相传,西天金仙圣母曾在此庙中山洞吃斋念佛,以佛理传教感化世人后得道成仙而得名,后人依山崖地势立庙缅怀、祭祀,祈求平安吉祥,每月均要举行庙会和各种宗教活动,而金仙洞素食又是庙里一绝,师傅面粉、青油、豆类、蔬菜等原料制成各种形状、不同风味的食品,吸引了远近众多的游客。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设留耕乡,属大渡区。

1956年2月,江安县二、三区合并为留耕区。

1992年10月,留耕区留耕、三块、中坝3乡合并为留耕镇。

2019年8月,留耕镇黄土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夕佳山镇管辖。

留耕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