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美镇基本资料

岗美镇介绍

地名由来:明宣德四年(1429年),黎姓人在罗汉岗东部建“大坪”,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姓人在罗汉岗尾端建“岗尾坪”,黎李仇斗,黎败圩散,李胜圩兴;“尾”"美”两字在当地是同音,1959年9月,岗尾公社恶“尾”而爱“美”,“岗美”遂取代“岗尾”,成为新名。

2021年4月,岗美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岗美镇地处漠阳江中下游,北距阳春市区14公里,南下阳江市区36公里,岗河、春山、站港公路纵横交错,形成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全镇总面积209平方公里,19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0758人,其中农业人口4.7万人。耕地面积52801亩,其中水田35205亩,旱地17596亩,有林面积136975亩。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农业大镇。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强农兴工、全面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三高"农业,促进了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逐步形成了粮食、蔬菜、蚕桑、林业、瘦肉型母猪、淡水养殖、三鸟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名优农产品基地,通过大力抓好岗北"母猪村"、新坡仔"母鹅村"、黄村"蚕桑专业村"等专业村的典型,使我镇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养殖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和实施了"蕉基鱼塘、猪基鱼塘"的立体生产模式,使全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特色经济初步形成。此外,蕉基鱼塘立体生产模式、黑麦草养鹅模式、猪苗生产得到了广东电视珠江台摇钱树节目的报道。一九九九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2267.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53元。

种植业方面:我镇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农民自愿的原则;不断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种植短、平、快的蔬菜、蚕桑、粉蕉等经济作物,涌现了黄?quot;养蚕村"、潭勒"种菜村"等一批专业村。一九九九年粮食播种面积80250亩,粮食产量25463吨,蔬菜全年复种面积19320亩,产量19757吨,现有蚕桑5800亩。

畜牧业:我镇地理环境优越,水草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加上我镇农民有养鸭、养鹅、养猪的传统习惯。今年,镇委、镇政府抓住机遇,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我镇畜牧业的发展。通过抓好岗北"母鹅村"和坡仔"母鹅村"的典型。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生猪、三鸟生产基地。在开发的过程中,我镇不断调整畜牧品种结构,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创出了岗美猪苗这个品牌产品。因岗美猪苗体壮、免疫力强、售后易养快长、品质兼优,所以该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广西湖南等地,从而确立了畜牧业为我镇支柱产业。

隆岗古村

阳春市岗美隆岗村是我清朝武榜眼李惟扬的故乡,座落阳春市南面,位于岗美圩镇南面2公里,北距阳春市区16公里,东距云阳高速出入口2公里处。建村历史可追朔到三百六十年前,李氏高祖李会熙(李惟扬祖父

轮水谢氏宗祠

轮水村,属于广东阳春市岗美镇管辖;其古民居由当地谢氏祖先建于明清年间,不但以其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关注,更因谢氏家族数百年来殷殷重教之举而名声在外。由于历代重教,这条古村落在

擎柱李公祠

擎柱李公祠位于阳江市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武榜眼李惟扬建造。1999年,隆岗村自筹资金9万重修瓦面和地面。三间三进四廊一围堂构成,围堂右侧建一黉门,黉门雕檐斗壁、浮雕灰塑,雄伟壮严,外横额:

崧台李公祠

崧台李公祠位于阳江市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李惟扬众儿孙建造,现为阳春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1年阳春县下拨资金重修了瓦面和地面。三间两进两回廊一围堂,围堂两侧设拱门,内外装饰水彩壁画、浮雕

缸瓮涌陶窑

缸瓮涌陶窑位于阳春市岗美镇新埠村缸瓮涌的及杯岗、瓦窑岭一带。年代为宋代。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1983年试掘。堆积层厚0.5米~1米,含大量陶片、窑具等遗物。陶窑均为龙窑。残存10座,坐

历史沿革:

明清两代,属南乡都。

民国元年(1912年)—1952年,为阳春第六区。

1953年,称十四区。

1957年,分设岗尾乡和潭籍乡。

1958年,成立岗美公社,后归并春城公社。

1959年,复设岗美公社。

1961年,属春城区

1963年,复设岗美公社。

1983年,改称岗美区。

1986年,撤区建镇称岗美镇。

岗美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