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唐初突厥名将族阿史得览居住此地而得名,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改“得”为“德”。1958年组建时,以公社驻地史德镇而得名。
史德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8万人。2004年,财政收入完成458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元。果类总产量5000万吨。
四大产业区建设:经西北果树研究所专家学者科学论证,提出了史德镇四大产业区的规划设想:即西北片以榆村为中心,建设533.33公顷蜜桃基地;西南片以阜家庄、纪村为中心,建设20公顷设施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基地;东北片以莫耳、石家为中心建设奶牛肉牛养殖基地;东南片以八一3村为中心建成面食加工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发展四大产业基础,镇上充实了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成员,3月份又召开了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年内全镇优质苹果达到200公顷,鲜桃发展到533.33公顷,奶牛发展到1000余头,羊发展到1万只。
优果工程:2004年重点抓了优质苹果基地和鲜桃基地建设。全镇实现了套袋无光果这一目标,套纸袋666.67公顷,膜袋533.33公顷。以优质苹果示范园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苹果生产多个环节的管理,尽快促使果园作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果园管理技术,镇上全年组织大规模科技活动5项,培训人员18000人(次),其中2004年2月28日,镇上聘请杨凌农业科技大学教授,向全镇所有基层干部及村上的技术人员在程家村传授果树修剪和施肥技术。3月17日镇上又请来有影响的3家农药公司和县植保站技术员在史德街道逢集之日向广大群众传授了有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4月份,县科技局又在史德镇组织了科技文化“四下乡”活动,3项活动规模大,群众反响好。
劳务输出:为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一是成立了组织机构,健全了多种账表卡册,制定了有关规定;二是投资3000多元,整修了办公室,配齐了办公用具,做到制度上墙;三是抓好宣传工作,镇上召开劳务输出宣传会议4次,印发招工信息、宣传资料上万份,镇村两级都设有固定的宣传信息栏。全年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240人。
村镇建设:2004年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集中整治村容村貌,5月16日全镇在小寨村召开了治理“脏、乱、差”现场会,并参观了莫耳,曹蔺村的村容村貌,年初整修了4条乡干路,阜家庄争取县上资金5万元,铺设了全村街道并修复了大棚油桃基地的路段两公里,曹蔺、李游集资整修了全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