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张司边村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村。
2021年9月,张司边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9年12月,张司边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9年6月,张司边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张司边村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张司边村位于官塘驿镇东南部,东与芳秀畈村交界,南与洋泉畈交界,西与黄沙畈、随阳村交界,北与黄沙畈村毗邻。村委会驻地为张司边村五组,距镇区9公里、市区35公里。1955年,张司边村由光明三、光明四两个生产大队组成;1958年-时期更名为劲松、园林两个大队;1971年再次分开为劲松、园林两个大队;1984年分别更名为韭菜岭村和张司边村;2004年由韭菜岭村和张司边村合并现在张司边村而得名。
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湾。425户,总人口1875人,其中男性1032人,女性843人,劳动力977人,外出打工人员457人。村民的现有文化结构为:研究生1人,本科生5人,大专生32人,中专生29人,其余多为初、高中。
全村国有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公顷,水域面积22公顷,林地面积147公顷。森林覆盖率85%以上。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分布在二、三、五组。主要禽类动物有:鸡、鸭、鹅、猪、养、牛、狗等;野生类:野猪、野鸡、野兔、斑鸠、麻雀、獾猪等;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鲫鱼等;昆虫类:蝴蝶、蜻蜓、飞蛾、蜜蜂等;主要农作物有粮食、油料、果园等;主要自然灾害有风、水、沙、旱、滑坡、塌陷等;境内有黄沙水库、双石水库;有大泉洞、滴水岩、二郎殿等名山名泉。自然村庄有韭菜岭、落山、毛岭、张司边、登仙塘、尖峰山、毛家沟、马儿凹、大泉垴、曾余家等村庄;有百年古树2棵;现有90岁以上老人3人;主要姓氏有刘、余、江、佘、毛、陈、曾等。
二、村容村貌
2013年元月,对村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13—2023年,远期2024—2054年。发现规模:近年全村新建房屋80栋,面积17600平方米。
村级道路长度21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车行道12公里,未硬化道路9公里,2002开始使用自来水,铺设自来水管道7600米,日供水320户,日供水96吨,供水普及率80%。园林绿化10处,面积1千平方米。
2011年,在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中,挖塘11个,完成土石方220立方米。
三、经济发展
2012年,农民年人均收入4200元。全村社会总产值15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7500元,外出务工收入520万元;农业总产值300万元;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1300亩,总产量53万公斤,生猪出栏2000头;水产养殖150亩;
全村农业以种植、林业为主,主要有:楠竹、树木、煤炭等。
境内有水库二座,库容量约为2000万立方米;开挖干、支渠道2条,总长1.5千米。
截止2012年底,开通程控电话45部,宽带用户6户,有移动手机870部,有线电视接入13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70%,家有轿车31辆,摩托车67辆。
商业。农家超市一个,营业面积40平方米。商业零售额年15万元。服务行业:餐饮业2家;旅馆2家;理发1家。
招商引资。
2012年3月份引进“武汉华俊丰贸易投资有限公司”,在张司边村投资“三乐农林生态有限公司”进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主要经营范围有:狩猎、野战、竹海、中医养生、农副产品加工等。
四、社会事业
教育。1992年以前有张司边村小学、韭菜岭小学两所,1992年后合并官塘驿镇中心小学。恢复高考后,有80人考入大学。
文化艺术。传统艺术有龙灯、采莲船、盆鼓、山歌等;农家书屋1个。
文化活动场所有:村委会广场等。
医疗卫生。有村卫生室1个,从业乡村医生1个。全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16户,1837人,参保率98%。计划生育率达10.9‰,人口出生控制在1.65%,出生性别比例为118:100。
社会保障。2012年,全村落实农村低保58户,67人,发放低保金5.5万元。五保老人11人,其中集体供养4人,分散给养7人,年人均补助生活费2400元。
五、地域特色
地域特产有苕粉、腊猪肉、腊鱼、干笋、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腊货。
六、人物:
张司边村人杰地灵,清朝湖广督军刘先文等历史名人诞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