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畲镇基本资料

姜畲镇介绍

地名由来:姜畲是一个古老的集镇,明崇祯年间《长沙府志》“街巷市渡”就有“姜畲市”地名。民间相传明朝正德皇帝南巡至此赊姜而得名,另据清光绪《湘潭县志》记载,有姜氏带领家眷,在此垦荒赊种繁衍生息而得名。

2023年1月,湖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公布,姜畲镇入选。

2021年4月,姜畲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12月,姜畲镇被确定为2020年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代表农产品为蔬菜、粮食。

2014年7月,姜畲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姜畲镇地处湘潭市的西大门,是湘潭市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它濒临涟水,320国道、潭邵高速公路、湘黔铁路复线穿越其境,区位优势较为明显。韶山灌渠右干渠渠系交织成网,遍布姜畲镇,形成整体灌溉系统,水利条件较为优越。辖区面积9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849.58亩,辖姜畲、泉塘子、塔岭三个管区,有34个村和二个居委会,4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321人,其中农业人口4930万人。姜畲镇石塘村是“虎禅师”杨度的故乡。

2006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万亩,粮食总产量4.2万吨,农姜畲镇农田业总产值2.9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658元;财政总收入1366.97万元,其中国税409.05万元、地税212.14万元、契税5万元。全镇企业约有27家,以建材、玻璃行业为主,其中拥有包括三威公司、华天玻璃厂、泉兴玻璃厂、银珠玻璃厂、电焊条材料厂等规模企业8家。2006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9.32亿元,工业总产值4.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总产值1.93亿元,工业增加值1.4947亿元。大力发展良猪型农业生产,全年全镇共出栏生猪23.1万头,存栏3.6万头,拥有常年出栏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66户,全镇范围内共建有沼气池6000余个。

-

经济发展

姜畲镇结合板块经济发展,突出玻璃产业的发展。一是扩大玻璃产业规模。2007年新引进了玻璃企业3家,使姜畲镇玻璃企业达到8家,其中繁华玻璃、泰尔玻璃分别投资过500万元,于2007年4月底动工兴建,9月已正式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二是提升玻璃产业档次。一方面引进先进工艺加强技术带动。2007年引进湘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投资1500万元),建设啤酒瓶全自动流水生产线项目,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初实现投产,可完成年产值4000万元,上交税收近200万元,将有效提升整个玻璃产业的档次。另一方面实行改造提升。针对原玻璃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能耗大的现状,加快提质改造步伐。其中华天玻璃正在加快煤气发生炉的改造;泉兴玻璃厂投资400万元,新建车间一座,已于10月投产。

通过招商引资的刺激带动,姜畲镇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企业35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新增规模企业1家;姜畲镇实现企业总产值9.32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20%以上;新增工业投入3037万元,工业总产值45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3%,比2006年同期增长23%;规模工业总产值193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8%;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9%,比2006年同期增长19%;技术改造投入148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8%,比2006年同期增长30%;工业经济的提速提质也促使镇财政税收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姜畲镇实现财政总收入60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8.8%,其中国税完成388.8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8%;地税完成20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1%;契税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25%,“两会”清收完成14.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国、地两税的基础上增加了61.3万元,增加比例为11.43%。

-

招商引资

姜畲镇认真落实2007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发展板块经济的工作部署,坚持贯彻经济发展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招商引资为核心的思路不动摇,突出以项目招商为抓手,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引进项目7个,完成到位资金4000余万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6个:玻璃企业3家,到位资金过3000万;湘野马蓄电池厂投资500万元,年内将投产;姜润铸造厂投资200万元并已投产,砖厂投资400万元,黎建加油站投资400万元等。同时精心包装现有资产项目进行招商,农博园项目与香港环宇集团正在洽淡。平瓦厂、区调队等资源经包装整合,也正积极对外招商。

-

文化事业

姜畲姜畲一景镇宣传文化站以其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赞誉。搞好维护管理,抓好用户服务,是促使有线电视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在抓好“用户服务”方面,他们的承诺是:主干线出现问题,从接到通知之时,立即进行检修;用户信号中断或不稳定,从接到通知之日起24小时内恢复或修好。正是站内职工这种敬业精神,保证了用户的收视效果,为姜畲镇有线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证。姜畲镇宣传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早已偿还先前的10万元信用社贷款,而且自收自支,不要政府财政拨付一分钱,站内职工工资、福利全由自己负担。,仅有线电视产业这一项就创收70多万元,职工平均工资也由2003的8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1100多元,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共计为镇棋盘小学危房改造,妙山村村道硬化,龙舟赛,教师节慰问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其它救灾、扶贫等捐资款项达2万余元,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以宋国安为站长的姜畲镇宣传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创业不易,发展更难。电视接收信号从共用天线到有线网络,从电缆传输到光缆共传,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每一步发展都凝结了广大有线电视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不会满足已取得的成绩,筹划在未来2年里,实现村村通有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5%的目标;拟投资70万元,在5年时间里,让姜畲镇80%的行政村,有自己的文体活动场地,并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购进一批先进器材,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辉煌的宣传文化事业。

-

企业之窗

姜畲镇玻璃工业园区是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19”板块经济工作思路,按照姜畲镇建设“玻璃产业”的定位,依托姜畲镇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潭邵高速公路、320国道、湘黔铁路复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潭衡西线高速公路的优越地理位置,而辟建的一个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00亩,由姜畲镇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湘潭县华天玻璃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开发整个园区的建设工作,以吸引和扶持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的龙头玻璃企业为重点、竭力为新建玻璃企业创造良好的基础建设条件,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姜畲镇玻璃产业集团化、经营规模化。

-

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按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配备专姜畲镇园林绿化门管理人员,健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站,明确职责,加大镇容镇貌的整治力度,园林绿化4880平方米,总投入32万元。依法依程序完成了对姜畲镇总体规划修编。规划的玻璃产品街,占地10亩,开发门面90余个,报批手续和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已成功拍卖出14个门面。

坚持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我镇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定期分析、定期调度,社会治安保持稳定态势,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特别是镇司法所密切联系派出所、法庭等有关单位,联合办案达30余次,有效的促进了调解工作的进行,确保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被评为全市“三调联动”先进单位,并在省市会议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

人口计划

坚持常抓不懈,人口计划全面落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女指导员制度,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村级计生干部岗位补贴、独生子女户补助、计生奖扶政策等各项政策的实施,人口计划全面完成,被评为2006年度湘潭县计划生育“一类乡镇”。

历史沿革:

明末时期,姜畲属移风乡盘石里。

清代时期,为湘潭县北六都八甲。

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立区政权,姜畲为西一区,并单独设立了姜畲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扩大乡的规模,白衣乡和姜畲镇合并,设立姜畲乡。

1950年6月,划乡建镇,原三区划分为三、四区,姜畲划为第四区,并设立姜畲镇(区属)。

1951年5月,土改复查,区域划小,姜畲划为六区。

1955年下半年,六区更名为姜畲区。

1956年6月,撤区并乡,姜畲镇改为县属镇。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三乡一镇(七里铺乡、清泉乡、泉塘子乡、姜畲镇)合为金星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姜畲镇又划为县属镇。

1963年5月,姜畲镇改为区属镇。

1968年,城镇居民下放,姜畲镇改为社属镇,划为姜畲人民公社管辖。

1979年,城镇居民返迁。

1981年,姜畲镇又改为县属镇。

1985年,姜畲镇与姜畲乡合并,设立姜畲镇。

1995年5月,撤区并乡建镇,由原姜畲镇、泉塘子乡、塔岭乡组建成立姜畲镇。

2010年11月,姜畲镇成建制由湘潭县划归湘潭市雨湖区管辖。

姜畲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