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白城社区被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社区。
白城社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厦门大学校园内,管理范围东至海滨东区30号,西至南义路,南至环岛路,北至厦大水库南边,加上大学路595号及博海豪园。
现共有居民住宅楼125栋,179梯,居民户2026户,常住居民5864人。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510人,90岁高龄老人16人,退管老人298人,独居或与配偶居住的老人有486人。平安家庭1361户,占总户数73%。社区高级知识分子高度密集,居民中有90%以上是厦大教师及其家属,辖区内没有企业、店面,是个“货币资源短缺,人力资源丰富”的纯居民区。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建、资源共享,积极促进社区双向服务互动格局,社区现有志愿者队伍17支,620人(其中学生志愿者153人)。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地处厦大校园内的优势与学生党员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闪‘硕’行动”;“爱心家教进社区”助教活动。开展人际互助服务,建立辖内孤老残弱人员花名册,通过爱心超市对-进行帮扶;为空巢老人申请安装“平安铃”和志愿者帮扶结对服务,积极推动新一轮文明城市的建设。白城社区在区、街道的指导下,0完成各项工作,先后被思明区评为“平安社区”、“文明安全社区”、“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妇女与和谐思明”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先进基层老年组织”、巾帼文明岗、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工会先进职工之家、平安家庭优秀示范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光荣称号。
社区工作
白城社区坚持每月一次社区工作者政治、业务学习。成立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有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义务宣传队等,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率超过85%。社区有文化团体,下辖3支社区文体骨干队伍,包括腰鼓队、兴趣爱好小组、高跷狮子队等,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凝聚社区民心,引导社区群众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为社区本着“管理并举,重在服务”的原则,社区积极拓展服务功能,现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服务站,开设便民利民的自行车维修、家政服务、家电修理、美发、补鞋等为民服务摊点10个。全年开展志愿者大型活动4次,如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助残日为民服务活动等等。特别重视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户和确有困难的-对象的服务,经常走访他们,尽一切所能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每逢重大节日,社区对优抚、特困对象或高龄老人进行上门慰问,全年慰问活动已达2次以上,慰问人数100多人。我们还积极发动全社区居民奉献爱心,互帮互助,在社区内进行结对帮困,帮抚率达100%,通过一系列的优抚帮困活动,让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将服务型社区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中,使社区居民有口皆碑,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社区水平,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经济状况
白城社区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8万元,占总收入的27.8%;畜牧业收入128万元,占总收入的21.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0头,肉牛22头,肉羊100头);林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三产业收入26.1万元,占总收入的4.3%;工资性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5%。农民人均纯收入16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社区外出务工收入3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1人(占劳动力的23.3%),在省内务工106人,到省外务工335人。
社区建设
白城社区原籍在邢台县西部山区营头村,1973年因建朱庄水库移民现址,1973—1975为三年建设期,1976年村级基层组织成立,先后隶属邢台县农业户口4年,市郊区菜农户口22年,2002年11月实行村转居成为城市户口,并更名为朝工社区。多年来,村委、居委虽历经三次迁址,却始终将陋就简,未能建设一处规范的办公用房和社区综合服务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2009年我居委会在社区东南部选址新建了一处新型社区办公和服务大院,总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其中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办公室52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大厅104平方米、警务室30平方米、捐助服务站22平方米、财务室26平方米、健身室45平方米、图书阅览室60平方米、电脑文印室26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60平方米、档案室26平方米、车库26平方米、计划生育办公室22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580平方米,建筑及配套总造价约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