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镇基本资料

南渡镇介绍

地名由来:唐时,属南仪州驻地西南部,州城有黄华河阻隔,来往靠渡船撑渡,两岸成为渡口,得名为南渡。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南渡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南渡镇位于岑溪市西南面,东邻大隆镇,西接容县六王镇,南与水汶镇接镶,北与马路镇毗邻,距市区20公里。全镇总面积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0公顷,其中水田1100公顷,辖25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委员会,603个村民小组,有15641户,总人口7.9548万人。南渡镇交通便利,国道324线和南渡至水汶二级公路在镇区交会,分别向延伸镇境西北和东西,2001年实现道路村村通,全镇已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岑溪市第一大河——黄华河由镇境东向北贯穿。通讯发达,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和联通信号覆盖全镇95%以上,21%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8个。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发展迅速,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21个村(社区)委会已建成并使用钢筋水泥结构办公楼;全镇有中学5间,小学47间,中高考成绩显著,卫生医疗水平居全市各乡镇前列,建有宣传文化站一座,镇图书馆被评为全区一级图书馆,藏书1.3万元册,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有岑溪市“文化之乡”的美誉。镇境内有邓公庙、关帝庙等省、市级文物胜迹,在建以龙颈亭、桃花观赏园等为景点的龙颈公园。其中座落在镇区内、远近闻名的邓公庙,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是四根蟠龙柱,每根高5.4米,直径40厘米,四条蛟龙雕工精细,形态威猛,精美堂皇,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龙柱,十分珍贵,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4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

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主峰天龙顶海拔1221米,相对高度221米,属云开大山山脉的主峰。景区内海拔高于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石豹顶、公婆顶、湖广顶等四座山峰。天龙顶景

岑溪关帝庙

关帝庙坐落在岑溪市南渡镇黄华河畔,与著名古祠邓公庙毗邻。庙宇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设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及天井等。前殿为黄色琉璃瓦面,脊顶装饰双龙戏珠,堂煌壮观。

白霜涧

白霜涧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吉太村。距梧州市区120公里、距岑溪市中心约40公里。是集山、水、林、潭、溪谷、奇石、神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风景区。该景区的植被为亚热带原始次生林,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多种

邓公庙

邓公庙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南渡街。距梧州市区100公里、距岑溪市区20公里。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当地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邓公庙为硬顶砖木结构,由前殿、后殿和中廊组成,以青砖为墙,梁架为穿斗构

历史沿革: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南义州,治今镇义新村,领永业县更名的安义县和同年置的龙城、连城两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南义州废。

次年,复置南义州。

唐贞观五年(631年),南义州又废。

次年,再复置南义州,后更名义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义州改为连城郡。

龙城、安义两县随之改隶。

唐至德二年(757年),龙城县易名岑溪县,安义县复名水业县。

次年,连城郡分别改为义州。

岑溪、永业、连城三县改隶义州。

宋开宝四年(971年),义州废,所领岑溪县改隶窦州、宋开宝六年(973年),义州复置,复领岑溪等3个旧县。

太平兴国(976—984年)初,因避讳改义州为南仪州。

同时省连城、永业两县入岑溪县。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南仪州废,岑溪县因之改隶藤州。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今镇域设有南义区,属岑溪县。

1950年,设第一区。

次年4月,改为二区(南渡区)1958年1月,改为南渡乡。

同年9月,设东方红公社。

次年7月,改称南渡公社。

1961年5月,改设南渡区。

1962年10月,马路公社改划入樟木区。

1968年,南渡区改为南渡公社。

次年,分设吉太公社。

1984年9月,南渡公社撤改为南渡镇,吉太公社撒改为吉太乡。

2005年7月,吉太乡并入南渡镇。

南渡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