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镇基本资料

西营镇介绍

地名由来:西营镇因境内有古“西把截营堡”而得名。

西营乡位于凉州区西部,以境内有古“西把截营堡”而得名。乡域面积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680亩。辖五沟湾、三沟湾、二沟、营儿、陈鲁、后兴、前兴、永丰、杂沟9个村,下设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322人。乡政府驻西营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663万元,财政收入5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8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有中小学12所,在校学生25599人;有卫生院2处。境内有药王泉1处,泉水温度达68摄氏度,含丰富的矿化物,水中达到“有医闻价值浓度”的成份有氧、锂、偏硼酸等矿物质,对人体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

全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油菜籽、日光温棚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畜牧业、效能运输业和煤炭加工销售为全乡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畜牧业以养羊、良种母牛和良种羊改良为主。依托九条岭、大沙沟煤矿的优势,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从事交通运输的车辆达744辆,其中客车23辆,大货车261辆,各种农用车460辆,主要运输业收入达3680万元。煤炭加工销售业发展迅猛,现有煤炭加工销售网点200处,年加工销售煤炭15万吨,现已发展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煤炭集散地。

近年来,西营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和社会稳定这一主题,转变观念,开拓进取,使全乡社会各项事业得以稳步协调发展,一个富裕、文明的西营乡正在迅速崛起。

将西营乡撤并于红得镇,同时更名为西营镇。合并后的西营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14人,区域面积约357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西汉至三国魏朝时期,现西营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西晋至十六国五凉时期,分属武兴郡晏然县和武兴县

北魏至隋初,分属武威郡林中县和襄城县

唐宋年间,属神鸟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西营、丰乐乡。

1949年9月,属西营区。

1952年7月,属第七区(西营)。

1956年1月,为松树、西营乡。

1958年10月,西营、松树乡合并成立西营公社。

1962年,分为西营、松树、红星公社。

1983年7月,设西营、红星乡。

1986年1月,红星乡并入西营乡。

1991年11月,分设为红星、西营乡。

2002年8月,红星撤乡建镇。

2004年7月,西营乡与红星镇合并为西营镇。

西营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