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巴音塔拉”系蒙古语,“巴音”意为“富饶”,“塔拉”意为“草滩”。
巴音镇地处察右前旗中部,由原赛汉塔拉乡、礼拜寺乡、巴音三个乡于2006年3月合并建镇,镇政府设在巴音镇,新组建的巴音镇总土地面积296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小组。耕地14万亩,水浇地8万余亩,总人口3.3万余人。全镇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产出率高,是全镇重要的蔬菜、甜菜生产基地和奶源基地。110国道及110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穿镇而过,旧208国道、新208国道及在建的208高速自北向南穿镇而过,乡际玫花公路自中部横穿全镇,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加之南临黄旗海及旗政府驻地,北接乌兰察布新区,又使这里具备了经济崛起的良好区位优势。
一、巴音镇的主导产业及特产
以旧208国道为界,东部区多属滩川地,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主导产业以玉米、甜菜、瓜菜、奶业为主。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尤其近几年订单蔬菜、奶业的飞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截止2005年底,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以上。
旧208国道以西多属丘陵山区,土地贫瘠、沙化严重,但适宜瓜类生长。礼拜寺的西瓜、南瓜在集宁地区周围享有盛誉。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和马铃薯居多,以小杂粮为辅。奶牛业属起步阶段,寒羊养殖已初具规模,现已户均达10只左右。由于土地贫瘠,该区域绝大部分坡梁地已实行了退耕还林草,总面积已占到全镇退耕还林(草)面积的80%以上。通过退耕还林草地的钱粮补贴加之种养业的收入,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截止2005年底也已达到2600元以上。
二、巴音镇的资源特点
巴音镇南临黄旗海,水资源丰富,有广阔的草牧场。六十年代黄旗海鲫鱼曾经闻名全国,黄旗海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巴音镇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哈毕格的优质褐煤储量巨大,也曾在历史上数度开采,随着科技进步,哈毕格的褐煤矿藏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造福人类。
礼拜寺的硅沙品位优良,属很好的建筑材料,曾经热销京津、冀地区,供不应求,也有很好的开采前景。
巴音镇还有土城子集宁路遗址,属全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地,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