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基本资料

彭镇介绍

地名由来:相传古帝王颛顼八代孙彭翦,以善养生长烹饪而被尊奉为厨行祖师,称彭祖。彭祖曾居此,故名。

2020年12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彭镇为2020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彭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彭镇为2018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4年7月,彭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彭镇位于宜君县境北部,与人类文明发祥地黄陵接壤,境内交通发达,有210国道和208省道两条交通主干线穿境而过。全镇辖3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92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279.74平方公里,总人口13399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9元。

彭镇由原偏桥镇及山岔乡合并而成,因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上级撤乡并镇工作规划,经省民政厅批准,2001年12月23日彭镇正式挂牌成立。镇政府现设行政机构4个,包括党政办、农业综合办、社会事务管理办及财政所,设事业机构9个:计生服务站、农经站、农综站、广播电视文化站、企业办、土管所、卫生院、畜牧兽医站及就业工作站。

彭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既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全镇林草覆盖率达57%,除用材林木和经济林木外,还有野生油料植物,可用于制作果脯和果浆的植物;还有可用作造纸、纺织、绳索的纤维植物及药用野生植物。此外,彭祖故里,党沟水库及马沟水库是境内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彭祖故里开发前的勘探设计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并已修造了大门,石桥等辅助设施,正待做进一步开发。

彭镇是传统的农业镇,主要作物有玉米、苹果、水稻、土豆、烤烟和蔬菜等。过去,由于生产力的制约,农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走出了一条适合镇情发展的新路子、掌握了驾驭市场的本领,并组织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果、药、稻”等特色产业,实施以210国道为中心的核桃、畜牧、药材、旅游经济开发带,以208省道为中心的“烟、果、瓜、菜、花椒”经济开发带和以山岔南北两川为中心的稻田带的“三带”战略,不仅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产业格局,带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尤其是山岔北川稻田开发带,素有宜君小江南之称,出产的大米、畅销市内外,供不应求。全镇现有苹果园8300亩,已挂果面积3500亩,果实年产量5250吨,核桃累计建园面积5700亩,花椒建园面积2350亩,药材种植1500亩,稻田开发1500亩,食用菌栽培30.5万袋。畜牧业生产,在赵塬村布尔山羊养殖场,南庄奶牛饲养场及让地庄秦川牛繁育基地的带动下,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

白家沟伏击战遗址

白家沟伏击战遗址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彭镇白家沟村。1947年2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攻占了中共关中地委驻地马栏。雁门支队为配合关中地委反扫荡,深入敌后牵制敌人。雁门支队一大

偏桥湾伏击战遗址

偏桥湾伏击战遗址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彭镇偏桥村。1934年夏末,红军骑兵团在张仲良的率领下,从店头百子桥一带来偏桥,伏击了到延安上任的国民党县长及其11名随从。1946夏,雁门支队中队长王俊昌等

许家塬战斗遗址

许家塬战斗遗址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彭镇东胡村许家塬组。1947年11月,国民党部队向洛川运送军火的十余辆汽车停靠在许家塬附近,运输人员在村子一个窑洞里休息。雁门支队和教导旅得到情报后迅速赶到并展

宜君战国长城遗址

宜君战国长城遗址时代:战国地址:铜川市宜君县彭镇、二十里铺、偏桥、王沟湾、陈家洼、南庄、徐家塬保护范围:各烽火台及城墙遗址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30米。2014年,宜君战国长城遗

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前属北乡偏桥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中区偏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偏桥联保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偏桥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偏桥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复设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设偏桥区。

1956年3月,设偏桥直属乡。

1958年8月,改设偏桥公社。

1984年4月,复设乡。

1997年12月,改设镇。

2001年12月,撤偏桥镇、山岔乡,合并设立彭镇。

彭镇周边行政区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2 北斗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北斗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地图在线查看,可查看道路、卫星、景点、地形、城镇、房屋等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