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据《均川李宗氏谱原序》称,始祖自唐末五季之乱期间(907年至960年)徙此而居。已历千余年。其村名取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之;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论述而用之。俗说又以该村背倚龙岗,三面临水,形同半月,左右均称,故名。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大均乡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大均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均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大均乡位于县城西南,东经119°33′,北纬27°57′,距县城12Km,地处瓯江上游支流小溪溪谷地带,整个地势有“两山夹一水”之称,属县中部低山粮、菜、果、畜、药综合农业区,平均海拔170米,其境有景庆公路穿越而过,另有水路可通,帆船、木排、飘筏、交通便利。全乡辖9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共辖面积8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99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3%,乡人民政府驻大均村。
一、资源情况
乡域内山峦叠嶂,山区农林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1、农林资源。全乡耕地面积3908亩,林业用地面积11095亩,人均25.1亩,产竹、木、毛棕、茶叶、香菇、药材和柑桔,其中树木类盛产杉、松、杂木。2、水利资源。大均由于小溪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水电开发潜力大。现已开发小水电站6座,总装机2300千瓦。总装机40万千瓦、总投资约36亿元的大均电站正在进行项目论证和招商引资工作。3、旅游资源。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畲乡生态优势,建风情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和景宁县城二轮总体规划中,大均已被列入景宁风景旅游的开发重点之一,境内有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观音阁、以及浮伞仙迹、汤峰拱秀、澄潭印月、浮伞祠、龙岗叠翠、古樟独秀、坟树国青、风雨桥等十大景区。大均溪飘流被省旅游誉为“浙江第一漂”,畲族风情婚俗表演等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大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一片有美好发展前景的旅游胜地。
二、基础设施情况
通讯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健全,交通便利,乡中心小学是全县第一所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乡卫生院设备齐全,送疗服务好,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0%,占地总面积为3.02公顷的大均集镇建设一期工程已经起动。
历史沿革:
清属三都,民国属第一区。
1951年析置新亭乡;1952年析置伏叶、泉坑乡。
1958年为大均管理区,属红星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大均畲族乡。
1986年11月,复称大均乡。
1991年7月,赤梅村民委员会析置梅山、大赤坑2个村民委员会。
1992年5月,撤扩并后,仍设大均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