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仓场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12月,仓场村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名单。
2020年4月,仓场村上榜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2017年1月,江苏省司法厅命名仓场村为江苏省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汉初叶甸海陵仓,
刘濞于斯广积粮,
元末士诚砻谷处,
下河自古米鱼乡。”
当代地方学者周志陶先生《海陵仓》诗是对俞垛仓场悠久历史的概括和赞扬。
姜堰市俞垛镇仓场村(原叶甸仓场)———位于里下河地区农田水网中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河港纵横,田连阡陌,自古以来就是“稻粱千里熟、鱼蟹多无算”的鱼米之乡,历来享有米粮仓的盛名。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看似平常的乡村僻壤,却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堆积。
仓场,原指古代官家收纳粮食的场所。海陵仓,为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所建。《汉书》载:“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濞所建。”刘濞起兵前,郎中枚乘谏吴王书中有“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的记载。关于“海陵之仓”的具体位置,不少专家都认为就是俞垛仓场。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其地名顾家墩。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濞封吴王。传说为保证供应军队和城镇居民粮食,刘濞派部下刘忠向百姓征集稻谷、建立粮仓。里下河多为低洼平原,唯有顾家墩地势较高,周围河道交叉相连,便于大中船只航行停泊,水路可通往里下河各地及吴国大小城市。于是刘濞在顾家墩设立了粮食仓库和晒谷场。数年后,便形成了150户左右的村庄。其时,刘濞下令将顾家墩改名为海陵仓。
值得注意的是,“海陵仓”的名字,时在尚未设立海陵县以前。如果说海陵仓就是俞垛仓场的说法可信,那么海陵县中“海陵”二字,最先该是从这里流传。今天的泰州又是从海陵县升格而来的,追溯泰州地区最早的海陵之名,当以海陵仓为始祖。
仓场村与花庄村、南野村、薛陈村、叶甸村、许庄村、横庄村、柳官村、春草村、姜茅村、角墩村、忘私村、房庄村、宫伦村、俞耿村相邻。
仓场村附近有溱湖旅游景区、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溱潼古镇、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姜堰人民公园、天目山商周遗址等旅游景点,有姜堰大米、河横大米、溱湖簖蟹、溱湖甲鱼、溱潼鱼饼虾球、佛手姜等特产,有清明节(溱潼会船)、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清明节(溱潼会船)、茅山号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