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为保沿海安全,命“千户”侯良择地捷琅埔建筑城防。城刚建成,倭寇来犯,吏民倚城英勇抗击,大败来犯之敌,大功告捷。为纪念此役,取“捷琅埔”之“捷”字,后加战胜之“胜”字,故名“捷胜”。明清年代捷胜城设城所、镇武司。吏目厅等官方机构,故有“捷胜所城”之称。
捷胜镇位于汕尾市城区东南部沿海,东与-接壤,濒临大海,一面向海,三面环山,辖区面积约5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公里。全镇有14个行政村,4个社区,共35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53220人,其中农业人口41951人,渔业人口4584人,非农业人口6685人。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138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256万元,农业总产值16124万元,人均年收入3927元。
农业:全镇耕地面积约10000亩,其中水田约4000亩,旱地约60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经济作作主要有蔬菜、花生、豆类等。2005年农作物总产量14842吨,其中粮食作物年产量达到6992吨,蔬菜产量达7660吨,产值800多万元;投资1000万元,面积1000亩的大埔农业生态基地已发挥效益。
渔业:沙角尾、石岗、石头、牛肚、沙坑、东坑等6个沿海村,有渔船420艘,1314吨位。200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近9000吨,其中鲍鱼产量256吨,1996年时曾建成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养鲍基地,当时有鲍鱼场11家,总面积37万平方米,年产鲍鱼196吨,产值约2700万元。2005年,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的健泰鲍鱼场相继投入建设并部分投产。
工业:我镇积极实施外向拉动战略,走“工业兴镇”道路,外引内联,强化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和促进工企业生产发展。2005年全镇有“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16家,主要生产服装、塑料、鞋业等,全镇有嘉伦毛织厂、增加毛织厂、鸿泰毛织厂、塑胶工艺厂四个超500万元的企业。全镇还有贝雕、木雕、“五金”等多家手工业。
基础设施:全镇设立霞仔岭工业园区,鸡啼岭工业园区,近期计划搞好国防公路沿线两边土地规划、开发,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扩大我镇工业区域。投资1.3亿元,长32公里的捷胜至凤飞山的国防公路已全面兴建,为我镇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注入大动脉。捷胜自来水净化设施项目已完成规划和可行性报告,并已向省申报立项;捷胜得道庵旅游区配套建设项目以及龟龄岛旅游区度假村项目已完成规划及有关立项申报手续;捷胜渔港建设项目已通过论证,完成规划,设计及组织有关材料向上级申报立项,并已列入市海洋与渔业“十一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