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辖区南部开发建造的大型居住区“康健新村”而得名。
2020年4月,康健新村街道被命名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
2019年12月,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名单公布,康健新村街道榜上有名。
2018年5月,康健新村街道被命名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
康健新村街道是80年代中期建立的新型居民住宅区,辖区面积4.07平方公里,已建成风格各异的居民小区61个,既有以康乐小区为代表的普通住宅区,也有-、牡丹园等高档别墅区。辖区内居委会36个,其中市级文明小区34个,区级文明小区2个,各小区均建有老年文化活动室和全民健身点,配备了电视机、VCD、照相机、音响、跑步器、拉力器等设施。
辖区内居民总户数35547户,总人口76063人,其中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占58.6%,大专以上占25.9%;60岁以上老人14281人,占总人口的18.77%。
辖区内共有单位800多家,其中有区福利院、区文体活动中心、康东网球场、馨苑俱乐部,并有公共图书馆(室)两处,影剧院一家,及歌舞厅、游泳场、网吧等公共文体场所八处,并有健康与快乐俱乐部、社区体育场两处社区居民活动基地。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有上海师大、上海运用技术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等大专院校6年,有世界外国语中学、世界外语小学等中小学12所。辖区内有新乐地段医院、区妇幼保健所两个医疗机构负责辖社区卫生工作。社区内共设有8个卫生服务点,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项目。
辖区内绿化总面积19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9%,人均绿地20平方米,并建有康乐文化广场、康健绿苑和中星绿地等三块共2.8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地,另有康健公园和桂林公园两个公园。有20多个居住小区被评为“环保绿色小区”。1998年创建成上海市文明社区,2001年创建成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
1999年9月25日,-总-亲临康健街道康乐小区视察时指出:“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就会有生命力。”街道以江总-的视察为强大动力,从社区居民的需求等实际出发,提出建设以“使居民身心更健康,让社区生活更快乐”为主题的“康乐工程”。建立了“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批符合群众需求的阵地设施,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骨干队伍,一种陶冶道德情操的环境氛围、一组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主题。形成了“五个让”的工作法,它包含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制订了“五个乐”的行动计划,即乐在安居、乐在文化、乐在参与、乐在互助、乐在爱心。
2001年由专家组和区委党校协助我们开展的一次抽样调查就已经显示,社区居民对“康乐工程”的知晓率达到91.6%,表示乐意参与“康乐工程”建设,为之出力的比例超过80%。
为进一步深化康乐工程,探索和完善网格化社区管理的模式,按照区委的指示,2004年3月,康健街道又率先在全区成立了3个社区党委。
历史沿革:
辖区东北部原属上海县漕河泾镇,1984年9月划归徐汇区;其余地区原属上海县梅陇公社的牌楼、桂林两个生产大队,1985年4月亦划归徐汇区漕河泾镇管辖。
1992年7月,从漕河泾镇划出东起柳州路、西临虹梅路、北到钦州南路、南抵沪闵路往西至老沪闵路折向南至沪杭铁路再往西围成的地区,新成立康健新村街道,面积2.4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设在今址,下设牌楼第一、牌楼第二、玉兰园、寿昌坊、桂花园、杜鹃园、紫竹园、长虹坊、长海坊、寿山坊10个居委会。
1993年增设康宁坊、长兴坊、长丰坊3个居委会。
次年增设月季园、丁香园、樱花园第一、第二、康乐小区第一至第三、长青坊8个居委会。
1995年增设康强坊、寿祥坊两居委会。
1996年9月,撤销牌楼第一、第二两居委会,康乐小区第二、第三居委会合并,原23个居委会调整减少为20个。
同年增设茶花园、紫薇园两居委会。
1997年、1998年先后增设长顺坊、寿益坊两居委会。
1999年康乐小区第一、第二两居委会合并为康乐小区居委会。
次年增设康兴花园居委会。
2001年、2002年先后增设健安坊、迎春园两居委会,居委会数又增至26个。
2004年3月,为配合上海铁路南站的建设,沪闵路以南至沪杭铁路的狭长形地块划出归属凌云路街道,原属漕河泾街道的柳州路以西、钦州南路以北、虹梅路以东、漕宝路以南地块,包括金桂苑、紫荆园、桂林第二、桂莘、联农、桂康、欣园、师大新村8个居委会和党校家委会,又划出并入康健新村街道,街道范围、面积成现状;同年6月增设百藤花苑居委会,居委、家委会数增至36个。
次年12月居委、家委会撤销并减少为24个。
2004年3月和2005年7月,境内原由华泾镇托管的桂林、牌楼村委会先后撤销。
20世纪80年代前,街道辖区除东北部的康健园、桂林公园和上海师范学院(后改名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化工专科学校(后改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大部分还是梅陇乡牌楼大队和桂林大队一片广阔农田,河道纵横,间有一些农民宅基地,分布着东牌楼、西牌楼、郭家湾、裘家塘、周家宅、薛家里、艾家厍、南石桥等自然村,穿过境内的只有虹漕南路和沪闵路两条马路。
1985年起,开始在辖区南部即钦州南路以南至沪闵路以北地块动迁建造康健新村,是上海市“七五”期间(1985-1990年)居住区开发规划中规模最大的居住区。
划为西、中、东三块:虹漕南路以西的西块统称花苑村,新建居住小区再加花卉名字命名,如花苑村茶花园、杜鹃园、紫薇园等;虹漕南路以东的中、东块统称康健新村,其居住小区的命名,当时多取“健康长寿”四字中的一字作为小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以桂林路、浦北路纵横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桂林路以东的东块北部取“健”字,如健安坊,东块南部取“康”字,如康强坊、康宁坊,中块北部取“长”字,如长顺坊、长虹坊,中块南部取“寿”字,如寿祥坊、寿山坊。
新辟桂平路、桂江路、钦州南路、浦北路、百花街、桂林东、西街,延伸柳州路、桂林路、冠生园路等马路。
辖区工业和商业较少,大、中学校和新建居民小区比较集中,是一个纯居住的社区。
现拥有61个全封闭的居住小区,住宅成套率达99.9%。
尚有三个“城中村”,即位于虹漕南路的杨家桥、钦州南路的西薛家宅和桂林公园以西的老坟山。